Bonowi EKA-L的一些碎碎念
本帖最后由 轩辕 于 2014-1-21 22:55 编辑前段时间,在棍友鬼泣所发的EKA 21吋轻版(EKA-L)评测帖子里,讨论了几点看法。
http://www.mayi.s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453&extra=&page=1
当时那几天工作比较忙,有些地方说的草率简单了一点,现在终于有点时间了,整理了一下,供大家讨论分析。
首先,对于棍子的管体来说,只是轻量化了中间节和顶端节,手柄节没有变,沿用了标准版的钢制手柄(上面的打标是唯一的变化)。棍头没有用标准版的工程塑料棍头,也没有用可选配件铝制棍头,而是用了全新的钢制棍头。所以比起标准版来说,它的重心位置也有所变化。
下面这张图是用稀土强磁体做的吸附试验,一目了然,不多说了。
那么疑问来了,就像游侠指出的——与ASP的轻版正好相反,为何德国人要把钢制节放在末端而非是第一节?造成重心后移,打击力进一步降低?
这个问题起初我也觉得很费解,但所谓“不明觉厉”,肯定不是随意这么搞的,于是便从它的结构再入手分析。我们先来看一下EKA打开后的管体剖面。
很明显手柄节握持部分的管壁厚度是整根棍子最薄的地方,而且它的变径点是突然地,没有任何递减的过度。那么在受到极限外力的时候,这里将是第一极限应力点(不知这个叫法科学与否,大家能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
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何EKA-L手柄节用钢制的了,比起用强化铝,这样既结实,且重心略有后移,使前两节受到的作用力也相对减小,有利于保持整根棍子的强度。而且就在前两天,看到了一个EKA的承重实验,在超过极限外力时,第一破坏点似乎正是这里,也许可以辅证我这个看法吧!
(注:此为视频截图,图片内容属于原作者。图中的EKA为标准版。)
此外还想说两点我个人的感受:
1、虽然重心后移了一些,大概3cm上下吧,但挥动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指向、操控还是很舒服、精准的;
2、框动上基本和标准版一样,测量了一下管件,尺寸是一样的(想想也应该是这样的,放着成熟的数据不共享,再开一套?不现实)。有棍友说觉得变大了,我想估计是分量减轻后,手感上主观放大而已,加之管件材料改变后,碰撞时声音的变化,才会有这种看法。
先就叨叨这些,再想到什么再说吧,共享乐趣!
再补一个对于钢制棍头的看法:
固然它可以加强一些打击性,也可以调整一点重心位置,但我更倾向认为是为了增加顶端节的整体质量,使它的惯性增大,利于甩开锁定这样的动作。
占个沙发 ~~~~学习了 占个位子,木有米买 果断抢座,分析入理! 穷人只能研究GAS的重机了。 呵呵呵……轩辕大哥的分析 就是精彩!! 嗯嗯,有理有理 轩辕是名符其实的资深会员 还有钢的抗金属疲劳的能力远大于铝 德国人的设计理念的确很是科学全面 只有看看的份 这才是玩棍子专家 专家,专业。学习。 原来如此啊 高深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