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的正确姿势~转一名警察蜀黍的小型法律科普
本文出自 NGA论坛 ID 毒蛇KISS 同学,是一名资深的警务人员,经毒蛇同学本人同意发到这里,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细细看下。作者本人希望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关于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的一些要点,无论你觉得作者说的对或者不对,也请对作者保持一份尊重,感谢。普法工作任重道远] [我知道你们什么都懂] 小型法律科普,论“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的正确姿势,欢迎点评讨论。
最近水区有关“正当防卫”的话题又多了起来,看过几个相关帖子,以及很多人的回复,楼主发现不少人对“正当防卫”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
在这里,楼主专门开个帖子,和大家探讨下: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有效的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在“见义勇为”时,哪些事情该做、该如何做,而哪些事情绝对不要做。
正当防卫,我国《刑法》中是这样规定的: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法条第一、三条中的三个关键词:正在进行、制止和不法侵害。
可以看出,正当防卫主要的作用是赋予群众制止不法侵害的权利,当侵害属于合法,或者被侵害人本身违法时,那么不适用正当防卫。
比如:政府依法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侵害的是非法财产,违建所有人就不享有正当防卫权;
或者,聚众斗殴案件中,参与斗殴者是否适用正当防卫权?当然不适用。
正当防卫赋予被侵害人或他人制止犯罪的权利,并不给予处置权。这一条是防卫过当者最容易忽略的。
比如:路遇猥亵妇女的,应该考虑的是“帮助受害人讨论脱困”,而绝不应该是“揍这个臭流氓”。两者可能都会以殴打流氓的表现,达到解救受害人的目的,但是性质完全不同。
再比如:被人持刀追杀,如果除了杀死对方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制止犯罪的方法的话,杀死对方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被侵害人的想法和行动是,你想杀死我,我就得杀死你,那么就属于违法。
如果侵害尚未发生,那么主动出击式的防卫是不予支持的;而侵害中止后,对侵害人追加攻击,也是不予支持的。
比如:某A带刀到某B家,声称要杀死B。某A尚未掏出刀,就被某B一棍子打死。这案例中,某B属于在威胁并未实际建立前的主动出击式自卫,不被法律支持。
某C强奸某D后,某D趁某C睡觉时杀死某C,这属于侵害结束后的追加攻击,也不被法律支持。
当然,正当防卫是有一定的预防性的,不法侵害的威胁已经实际产生时,正当防卫的保护就会产生;不法侵害中止,而威胁尚未解除时,正当防卫仍然适用。
比如:第一个案例中,某A声称要杀死某B,且掏出了刀,对某B构成实际威胁,这事正当防卫就会生效。某B不必待某A真正刺过来甚至刺伤自己之后才有权反击。
而后一个案例中,如果某C强奸某D后,仍对某D进行挟持、猥亵甚至声称要再来一发,那么某C同样适用正当防卫权。
2、法条第二条中的关键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
这两条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正当防卫手段在允许范围之内,因客观原因造成重大伤害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比如:遭受猥亵侵害的女子,推开侵害人,造成侵害人摔倒在地,恰好腿部磕在石头上骨折,不属于防卫过当。
防卫手段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未造成重大损害的,也不属于防卫过当。
比如:刀砍偷自行车的小偷造成轻微伤,不属于防卫过当。
何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这就涉及到最低伤害、损失原则。
比较行为的危险程度与防卫必要的最低限度,即考虑采用其他轻微防卫手段的容易程度,防卫过当所造成的损害差距越轻微,处罚相应轻微,严重过当,处罚相对较重。
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可能存在的中止侵害的各种方法相比较得出的。
比如:某种不法侵害通过喝止就能中止,那么对侵害人的人身伤害就属于超过必要限度,而伤害后果比较严重,比如造成侵害人轻伤、重伤甚至死亡的,就属于明显超过。
在这里,楼主特别提出普通人对法律有一个误区,就是所谓的“对等原则”。
普通人觉得嫌疑人徒手,受害人持刀,那么就不算正当防卫,这么理解是不正确的。
正当防卫中并不存在武力“对等原则”的说法。
一些时候,通过持有高威胁性武器来威慑侵害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造成普通群众有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受害人持高威胁度武器时,对侵害人造成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重大损害。
换句话说,持高威胁性武器威慑侵害人,甚至造成一些轻微伤害,都是法律允许的,关键是普通人持有高威胁性武器时,很难把握其中的度。
比如:面对入室盗窃的徒手的小偷,受害人可以持菜刀喝止、制服他,但是如果直接拿菜刀砍伤甚至砍死小偷,就有违法律原则。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禁忌。
正当防卫原则中,并不提倡受害人使用那些可能导致一击致死的武器,比如管制刀具。
普通人极少掌握这些武器的使用技巧,情急之下“胡乱刺出”,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过度伤害,这就很难摆脱“故意伤害对方”的嫌疑。
在这里特别提一句:以上内容全部是针对刑事责任而言。类似砍死小偷赔钱之类,属于民事赔偿,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为正当防卫。
本帖最后由 ghostpeg 于 2014-7-27 18:08 编辑
最后,楼主用多年实战经验来谈谈如何合法且有效的见义勇为或者保护自己不受不法侵害。
第一,熟悉法律。想要得到法律的保护,首先要懂法。法不容情,法律也不会因为违法、犯罪者不懂法而对其没有约束力。被法律约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被法律保护,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包括违法、犯罪嫌疑人,他的各种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法律条文虽然庞杂且晦涩,但是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且不难理解。有一些法律意识,了解一些法律流程,比如报案流程、纠纷调解流程之类,对自己和家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第一时间报警。报警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有效办法。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报警一来可以向警方申明自身防卫或者见义勇为的正当性;二来可以有效震慑侵害人;三来警察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专业力量。
第三,主动控制局面,避免事态升级。面对不法侵害时,保持冷静,以尽量不刺激侵害人为原则。不得不采取措施时,尽量从最低损害方式用起。比如:逃跑、呼救、喝止;不得已动用武力时,也应尽量使用低伤害性武器。比如:两人身体素质相当甚至受害人身体素质占上风时,能徒手制服的就尽量不要使用武器;能使用低伤害武器比如棍子的就不要使用高伤害武器匕首之类,如无特殊必要,绝对不要使用管制刀具,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从对方手里抢来的。
尽量使用低伤害武器的另一个现实意义是,如果你使用低伤害武器,对对方的威胁就相对较小,对方往往也不会使用高伤害武器。如果使用高伤害性武器,容易刺激对方,使事态升级。对方往往也会使用高伤害武器或者抢夺受害人的武器,造成的后果往往超出控制范围。
还有一点是,当侵害人和受害人双方使用的武力越低时,受害人赢得他人帮助的可能性越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徒手追小偷,路人可能出于正义感加入堵截行列;两人持枪街头对射,路人怕是早就跑光了。
第四,以制服而不是伤害为目的。不得已使用武力,尤其是威胁性较高的武力时,尽量避免攻击对方要害部位。楼主学习过散打、擒拿、查缉战术之类,理解人体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对头部、腹部的打击,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根本无法估计。
普通人不得已使用武力时,尽量以对方四肢为主要攻击目标。一来相对于躯干、头部,共计四肢更加容易命中;二来攻击四肢能有效降低对方攻击力和行动力,达到制止侵害的目的;三来四肢骨骼比较坚韧,不容易造成重大伤害。
再有两点经验之谈,一是普通人极少擅长手肘、膝盖关节的运用,徒手格斗的情况下,近身缠斗是有效的避免伤害的好办法。
二是倒地的人伤害能力最低。两人扭打倒地滚作一团,看上去可能非常惨烈,但普通人在倒地状态下基本无法使力,基本上不会形成严重的伤害。
第五,见义勇为量力而行。现行法律、道德鼓励见义勇为,但是并不鼓励“赖宁式”见义勇为。比如不会游泳的下水救人、勇斗持枪劫匪之类的。
第六,“见义勇为”适用“正当防卫”,但这一词在法律中并没有具体体现,在法律流程中,“见义勇为”会被“正当防卫”替代,这并不意味着法律不认可“见义勇为”,而是因为对见义勇为者的认定和奖励是由政府、社会组织来做的。
觉得文章太长的看看文中红色的字就可以了,有点时间的可以看看,确实对这两个定义做了很深刻的解答
抢座再看 反正说不清楚 这个不错,值得关注 额 。。。。。。。。 学习 了 。。。 初中时学过,忘差不多了,多谢楼主普法 在天朝,正当防卫认定很难。。。 迎面跑来个小偷,后面人在追小偷边喊抓小偷,我伸出了腿把小偷勾倒在地,小偷运气不好脑袋磕尖的地方,死了,请问我会以什么罪被判刑。。。 都是正解,好多都是比较难以理解,但就是这么制定的。没办法。顶楼主,写这么多辛苦了。 好长看的眼花 楼主想过没有:要是条子不高兴呢 “比如:第一个案例中,某A声称要杀死某B,且掏出了刀,对某B构成实际威胁,这事正当防卫就会生效。某B不必待某A真正刺过来甚至刺伤自己之后才有权反击。”
经常见一些SB叫嚣弄死你什么的,这个适用不?后面那个再来一发亮了。 看懂了,以后得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