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teng 发表于 2009-3-29 21:14

冷眼看变化

<br>改变是渐进过程,每时每刻都在成为历史,每时每刻都在形成新的历史。没有哪一个年代是属于一个人的,没有一个人能集大成者。传统离不开具体的人,人人各异,因此传统是有个性的。太极拳在变,只要是变,要么变好要么变坏,何以是变好?何以是变坏?见仁见智。<br/><br/>&nbsp; &nbsp; ——作者题记<br/><br/>&nbsp; &nbsp; 太极拳从陈式衍生出杨、吴、孙、武,从柔运劲刚落点演变为匀缓不施爆发劲,不管哪一式。不管怎么练法,最初都是立足技击。因此,那时的太极拳练习与现在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太极拳练习。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是不足为奇的。匀缓不施爆发劲的太极拳在用于为技击服务时,它主要是要练出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这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站桩,二是走架。现在的大成拳是通过站桩和试力练出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大成拳的试力与太极拳的走架异曲同工。<br/><br/>&nbsp; &nbsp; 站桩、走架、试力过程都会伴随出现体内气感,被气感吸引并且强化还是培育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以技击为主要目的的当初很明确,“在气则滞”。后来随着人们对太极拳健身功能的取向的增强,随着气功练习的不断普及,随着练太极拳兼练气功的人的增加,三者共同作用,把气功练习中很讲究的吐纳、意守、导引自然而然的引入太极拳的练习之中。当初的《太极拳经》没有如何呼吸的内容,因为呼吸实在太平常,没有讲究的必要,要说勉强沾边的也仅是“气沉丹田”而已。大成拳连“气沉丹田”也不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里分点去那里就少了。<br/><br/>&nbsp; &nbsp; 再说招式。太极拳的站桩和大成拳的站桩一样。无招无式,这一点没有争论,谁都会理解。大成拳的试力也是无招无式,只是假借技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形态,在动态中练习“守中用中”“力不出尖”。匀缓不施爆发劲的太极拳走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这一点争论就有了,因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再说气感。再说……<br/><br/>&nbsp; &nbsp; 随着历史的前行,太极拳在变,动作形式在变。练习方法、内容在变。太极拳在动作形式上的改变一目了然非常明显。如,最古老的陈式和由其衍生出的杨、吴、武、孙等式就很不一样。在练习方法上内容上的改变却是不易察觉,因为它是隐于内且是渐进的。关于练习方法、内容上的改变,作者曾零散述及并散见于各刊。现集聚于本文,使更清晰。
<br>

小鬼头 发表于 2009-5-11 22:28

要在学习中全部领悟 太难了 这么多拳法 不是看看和随便练练就可以相互对比的

sosvista 发表于 2009-5-24 19:22

学这个不是一日二日的。

发表于 2009-5-27 13:23

个人一直认为 太极拳  就是只有健身用的

Hx 发表于 2009-5-30 13: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泡菜坛子</i>在2009-5-27 13:23:00的发言:</b><br/>个人一直认为 太极拳  就是只有健身用的 </div>
<br>我觉得只是养生而已...

发表于 2009-6-9 14:05

<br>太极..唉&nbsp;&nbsp;&nbsp;
<br>
<br>
<br>现在来出处都有争论

喵喵 发表于 2009-6-9 14:51

<br>冷眼笑对%%^^^^^^^^^^^^^^^^^^^^^^^^^^^^
<br>

玛莉莎 发表于 2009-6-9 14:57

<br>这标题用的不太贴切吧

小鬼头 发表于 2009-6-14 16:27

也不全是&nbsp; 养生是现在的用途&nbsp; 也许是嫌太极老套了&nbsp; 但是近身搏斗 遇到缠丝劲断腕 就知道厉害了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眼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