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实战观
本帖最后由 风流狼子 于 2015-7-3 17:41 编辑“咏春拳没有什么速成之法,只能靠勤奋,所有付出都是在为提升打基础。”
“谁教的你并不重要,师父好不代表你就会好,功夫不是世袭的,歌者比曲子重要…”
“功夫不是继承,不是看辈份高,而是看你有多强。不管你是不是宗师的儿子,主要看你练的勤不勤。”
“我一直喜欢拳击…我喜欢各种格斗术…但是我喜欢的不是体育运动性质的,而是无规则,无限制,性命攸关的。要是带上拳套,就变成以点数论输赢了,这就不是格斗了。”
“这跟拳种无关,而是跟人有关。不过,如果要问最难打的对手,一定是西洋拳击手,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练对攻。他们从来不追手,总是进攻。如果跟拳击手打,被他打到的概率更大,因为他们用双手进攻,而很多功夫门派的人只用一个手进攻,另一个专门用来防守。”
师父在练咏春之前练过拳击,所以有资格做出以上评论。他最难忘的比武都是跟拳击手之间发生的,最令人称奇地是1964年对战俄罗斯拳击手GIKO的那次,GIKO身材魁梧,身高超过188CM,体总113kg。师父的早期弟经常说到师父喜欢把咏春技术和拳击技术进行比较师父说拳击手是危险对手的原因有三,他们从第一天开始就在击打,从任何位置出拳。双手都有力,技术到位。他们没有花哨的姿势,没有死板的固定顺序动作。他们体能极佳,经打。他还说,尽管拳击手很强悍,但是总是依照规则去打,跟街斗的无规则不同,用他的话说,拳击是一种“体育比赛”,因为在拳台上有很多拳击手不能做的动作。这就导致在拳台上很有用的动作,比如低身闪避,移动躲闪,就不能用来对战咏春无规则的真拳实斗。除去这些,相对于这些年遇到的传统的亚洲拳手,师父还是很推崇拳击手的。
“也许美存在于观察者的眼中,但是拳术的唯一衡量标准在于是否实用!”
“咏春的目标是教你如何攻击对手,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攻击。任何教授实战技术的拳术都应该教你这个理念。
“咏春不止教你格斗,也教你如何平衡生活,审时度势。”
“我把咏春当作技能,而不是艺术,使用技能没有什么不对的。”
“如果A跟B打,B被KO,那每个人都认为A赢了,就有了赢家输家,但是对于音乐来说,你喜不喜欢某人弹吉他并不重要,因为这是一种艺术,你无法证明一幅画或者一首曲子比另外的好。但是功夫技能却是可以比的。这就是区别(武术和武技)!”
“不同拳种有不同的拳理和目标。咏春就是用最直接、最凶残的方式攻击对手。其它拳种的目标可能跟咏春不同,用一些间接的策略。如果将其它拳派的概念跟咏春混淆,打斗的目标就模糊了,效率就降低了。”
“咏春是非常有逻辑的,只要合理,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就算你用的不是咏春也没有关系。只要它合理,实用,就可以将它为你所用,不是做它的奴隶。但是将咏春跟其它拳术混合起来,这里要斟酌一下了。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可以生孩子,但是人和狗能不能生出孩子,我就不确定了!”
师父一直认为大部分拳术进攻喜欢绕圈子,浪费了太多时间,动作太多,也让拳手暴露了很多弱点。他不主张将其它拳术跟咏春混合起来,因为将高效与低效,简单与复杂混合起来会让人迷惑,动作错乱。再者,不同拳派的功架不同,会使打斗动作不流畅。咏春技术遵循直线原理,没法跟基于弧线进攻的拳结合好。跆拳道里的高踢技巧没法轻易跟咏春融合,咏春也没法融合到跆拳道里。所以师的意思是,相互抵触的拳理不可能结合起来后变得互补。换句话说,那种“这学一点,那学一点”的折中主义相当于买了很多拼图游戏板,想要各取一点拼出一幅有意义的图案一样,搞不定的。除非有个核心系统,练习者将基础通晓并内化,否则没法将不同系统里的方法结合起来。不是说不能用其它拳术的拳理与技术来增强咏春。(李小龙的截拳道就是一个最成功的进化例子,尽管他的很多徒弟没能达到与他类似的水平,因为他们没有李小龙那样的经历,李小龙有咏春坚实的核心。)如果从别处借鉴来的不能与基本拳理吻合,就没法让练习者在总体上有所提高。
“如果有新人想学咏春,我可能要让他失望。告诉他咏春不是什么碰一下即可致命的神功,它是一种需要聪明,灵敏和辛劳练就的武技。”
“我学咏春不是为了出去打架的。功夫应该是在生命受到威胁时用来保护自己的。从叶问那里学了咏春之后,我有很多比武的机会。通过比武,可以发现咏春动作的限制,咏春和其它门派技术的区别,于是改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越来越少依赖于实战来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应该鼓励人去比武,只要出发点是自我学习和向对方学习。可惜很多人扭曲了比武的目的。认为比武是为了炫耀武技或者欺负别人。”师父认为咏春完全是致命武器,用来彻底摧毁敌方。他对“自卫”这个词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要在暴力下生存就必须要更暴力,用更有效的招式抵抗对手的招式,要么一开始就别让自己掺和进去。
“功夫就像是画画,跟师父学艺的时候,不可能跟师父画得一模一样,因为跟师父有年龄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必然有不同。人的性格和体格会影响他的做事方式。如果要跟师父做得一模一样,那只是在模仿抄袭,而不是表达你自己,就没有办法得到提升。”
“武术家不是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人学了神功变成高僧。过去很多拳术靠传说中的神功生存,不幸的是现在还有这样招摇撞骗的师父。”
“起初我对拳术的想法是错的,以为是用来防卫的。我喜欢咏春的奥义: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咏春从来不讲究如何格挡进攻,而是反攻。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例如,十秒里我用九秒专心进攻,你就不得不用九秒来防守,这样我打中你的概率更大。”
要从这样的逻辑里挑错是很难的,师父的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他广泛的实战经验基础上的,在比武中试验咏春的拳理和技术。在多次比武中他都在三拳内结束战斗,所以他让“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个拳理变成了绝对的真理。在训练之外的少数情况下,别人要他讲解防守策略时,他总是提倡“连消带打”或“同攻同守”。同时进攻和反击能让他攻击到对手,而不用害怕暴露自己的位置。师父可以用“小念头”里教的基础动作“伏手”完美地进行同攻同守。如果对手直线攻击,师父会以更好的直线进攻进行回击,压制对手的攻击。如果对手曲线攻击,师父还是以直线攻击对方中部。如果选择先进攻,他会从身体和意识上做好准备,用最基本的方法,简单、直接、凶猛地攻击对手直到他无法战斗。从不防守或者抓住对方的手,这是浪费时间,给对手创造机会来反击他。师父的方法就是进攻,纯粹、简单地进攻,令对手感到非常棘手。
“叶问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传统保守的,只是偶尔教些东西。如果你不够警觉,不得要领,就困难了。他可能只用一两个字来解释,让徒弟自己去体会整个意思。当然他是欢迎徒弟提问题和讨论的,因为那样表示这徒弟在思考。”
“(叶问教的时候)你要字斟句酌,体会言外之意,他的讲解没有系统性。”
“宗师叶问的态度跟我不一样,他曾以为教十个烂徒弟不如教一个好徒弟。所以他不会在烂徒弟身上花太多时间,不值得。所以现在很多咏春师父教的都不一样。叶问只用一个字来讲解,他们领会的意思可能是错的,现在又在误传。理解取决于是不是聪明,上课的多少,以及训练态度。这不是在批评叶问,而是说说以前的那种传统保守的态度。”
“叶问在格斗方面很有智慧,也很有经验。我没有资格评判他的个性,但要是他收到一个很聪明的徒弟,会在他身上花很多时间,教他很多东西。如果徒弟很笨,资质很差,叶问可能会不闻不问,所以结果是聪明的徒弟进步很快。”
“不管在哪里,教什么样的人,我喜欢把知识传达给在场的所有人。我会平等地对待每个上课或者参加培训班的人。如果徒弟们可以任意解读咏春,像叶问当时那样,那他们可能要把咏春当成一种艺术了,咏春只是一种技能。我们不是给观众表演,这只是个技术活。”
上面所有关于叶问的评论都不是师父在批评他师父,而是在说叶问那个时代拳师的态度。拳师在授徒的时候会留一手,只将“秘技”传给他最满意的传人。拳师对徒弟都持有怀疑态度,只有徒弟通过某种方式向师父证明自己值得传授,才能得到师父的完全信任。传说洪拳传奇大师黄飞一直没有将他的成名绝技“无影脚”传授给他最得意的徒弟林世荣,尽管林世荣跟了他很多年。结果林世荣只能打歪主意,假意攻击黄飞鸿的老婆来偷学。(黄飞鸿教了他老婆无影脚,因为他老婆比众徒弟们更可信!)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这种秘传的态度是存在的,叶问那一代人也有这样的想法。黄师父说叶问是不得已才做了拳师授徒的,因为他从大陆逃到香港躲避共产党。举目无亲,没有工作,只能教拳。一开始叶问跟他师父陈华顺一样收费很高,但很快他就降低了收费,因为他发现能付得起学费的有钱人总体上都不是练武的好材料,他们没有成为好拳手的动力,生活很富足太安逸。把收费降低到一般人能承受的程度后,叶问收到了一些能够领会咏春的好徒弟但是叶问还是用那种保守的方式教拳,大课教的少,对小部分人教的多。这小部分人都是他认为比较聪慧的,有想法的,想用实战来检验技巧的人。其它学生大多不闻不问,极少得到叶问的亲自指导,所以现在有很多千差万别的叶问系咏春。师父还说,关于叶问教与不教的争议还有一个原因。叶问想将所有动作忘记以便在格斗时更加从容,而不是遵循训练时的固定套路,他几乎与咏春融为一体了。要记住他练拳的目标从来不是要成为拳师,他只想成为格斗家。他教木人桩就是个典型例子。第一次教徒弟木人桩的时候,叶问忘了很多动作次序。对于叶问来说,木人桩已经变成了他的自由练习,他只是随意随性去打,尤其前60个动作。在徒弟们请求他演示桩法时,他才被迫从基础开始,对木人桩进行再学习。在不同的时间,因为当时想法的不同,教的动作次序和技术也不同。
师父说过以前他和师兄弟们有时候会躲起来看师父在那想动作。叶问当然和其他武术家一样,总在提升自己,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影响了他的速度,力量和反应。他的方法越来越高效,特别适用于他自己。这就意味着,不同世代的门人在他们师父会身上看到不同的咏春,不管是对是错,他们都认为自己学的是正宗的。而师父做了很多努力,他给所有徒弟均等的机会来学习咏春的方方面面。师父教拳的时候,会定期抽出一些日子来详细讲解某些动作,讨论特定的主题,保证徒弟们不会对咏春进行各种乱解读。在那么多的海外培训班上,他从来不会有所保留,从不拒绝回答问题。绝对保证徒弟们不乱猜,以至于曲解了他的意思。他的态度是:不管你是什么种族、肤色、信仰和人格,只要想学咏春,都有权利了解咏春的方方面面。师父说:“学得慢的人就慢慢学,学得快的人就学快点,每个人都有机会学好它,给咏春和师父争光。”他认为师父的好坏是由徒弟认定的,如果他受徒弟们欢迎,就是因为他能坦诚、公平地教拳。这是他和其他师父的不同之处。
“叶问教了很多拳理,但是我们(徒弟们)也通过经验和讨论总结出一些拳理。咏春教你如何思考,你会发现那些道理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有些徒弟太注重组合招式动作了,可能是从书本、杂志或跟朋友(练其它拳种的人)交流中学到了这些招式。他们不知道怎么应用咏春拳理,太注重个别技术动作,看不到整体。领会不了能让他们使出恰当动作的拳理。”
人们对格斗的偏见是精通咏春的绊脚石之一。媒体的影响,特别是动作片让人以为格斗是非常脱离现实的。另外,大部分练武的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需要格斗的情况,他们很容易认为对格斗的想法跟现实远远无关。都在相对安全的训练场里对练,很容易就落入“假如我这样进攻…”这种脱离现实的格斗了,然后发明出很多不实用的技术动作。而我们的对练伙伴又很配合,搞得这些动作似乎合情合理。在真正格斗的水泥场地上,这些个招式全都无效了。所以师父会不厌其烦地让徒弟们明白咏春是以原理为基础的,不是以招式动作为基础。这样我们就不会乱发明动作,做到纵观全局,不会落入比较技术动作的俗套。“自由对练”(对练双方随意全力全速做动作,比试拳理和技术动作)以及对“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注重,去除刻板的对练和进攻。
“我认为要明白拳术的全貌,必须跟一个好师父学完整个体系。什么速成自卫术或者神功都是广告噱头。”
“我见过有些师父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搞得神秘兮兮,误导学生,他们不仅骗自己,还愚弄无辜的人。应该教徒弟如何在实战中不犯错。”
本帖最后由 风流狼子 于 2015-7-3 17:03 编辑
“这世上有很多蠢货会相信有什么神功可以保护他们不受攻击。他们不想刻苦训练,只想走什么捷径。在训练中付出血汗的人才会知道自己在格斗中能否获胜,没有付出的人是没有信心的。”
师父一般不喜欢说别人的坏话,他鄙视那些躲起来教“神功”的师父。到各地讲授咏春的时候,他总会拆穿这些人,嘲弄他们的格斗技术与拳理,只是不提他们的名字。他明白没有鉴别能力的大众很容易被花言巧语和花哨的动作愚弄,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格斗,而且近年来的流行文化,尤其是电视电影不停地在误导他们。浪费徒弟的时间已经够讨厌了,这些师父还教些没用的东西,说不定在危急关头要危及徒弟们的生命安全。居然还有人向徒弟演示跟带枪的人作战时,就像马戏团小丑一样倒地滚向对手,这太不负责了,师父非常生气。真功夫无捷径,只能通过称职的师父的指导获得知识,领会精髓,付出汗水。“师父能不能打无所谓,看看MUHAMMAD ALI的师父ANGELO DUNDEE,关键在于他是不是懂得如何指导你。”
“如果真有捷径能练成超人,那我们就走捷径,谁想练那么苦呢?如果练拳能练成超人,那中国奥林匹克拳击队就永远不败了!”
“与拳术课对应的自卫课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徒弟的脑海里,也可能只是师父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的,为了制造新噱头达到商业目的。如果不够强壮,不会进攻,要自卫可没那么容易。只能刻苦训练,找一个好师父纠正你,进行正确的训练。”
师父认为归根结底取决于教练对拳理的理解、教授能力、天资和态度。他还坚持说自己的能力没什么特别,他不是什么超人,仅仅是因为他的师父给了他正确的建议和指导,而且他付出了时间与努力,血汗和伤痛,才有了今天的能力。“要训练就投入地训练,不仅训练身体,也磨练意志!”其中涉及到自我发现与实践,探究拳理,技术,形,训练里更深层次的东西,要有钻研精神。只有好的师父才能帮你看得更远,师父就是这样的人,不仅是一个格斗家,还是一个真正的练武奇才!
“我是教咏春的,我不是要批评其它拳术,不过有很多拳术要人模仿动物的动作,有些动物的动作是人类模仿不来的。比如,有的动物可以轻松地跳来跳去,因为他们有长尾巴来保持平衡。人又没有尾巴,所以有些动作就不太自然。所以,有人问师父咏春是什么动物形拳的时候,师父说咏春是人形拳。我们就用人类本身的武器将我们的能力最大化。”
“我们还让对练的人自由进攻,让训练更真实。训练伙伴可以用无限多种情境来检验我们的技巧。”
“我为咏春流过很多血。伤筋断骨,破皮流血都是训练的家常便饭。可能很多人会被吓着,但我们是在学习格斗技巧,不是闹着玩的。”
“很多人老了的时候会吹嘘他们年轻时候有多牛,但很多是在胡编乱造,如果你真那么厉害,大家早就知道了,你都不用去提的。”
“能不能做个好拳手看你训练是否努力,花多少时间在训练上。格斗能力在于坚持、自信和体力…而不是空谈。”
“轻轻柔柔地训练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很强了,实际上却没有。格斗是个野蛮的事情,常常导致双方受伤。轻柔地训练可不能让你做好打斗的准备。”
师父认为轻柔地训练,模仿动物,死板套路,轻拳轻脚地互相对练都是咏春不可取的。首先要认识到真正的格斗是野蛮的事情,不是儿戏。要在格斗中制敌,首先要明白格斗总要伴随着受伤的,双方都会受伤。训练要尽量真实,对练伙伴要给压力。在香港时,我和师兄弟们回家时常常是带着破唇,流着鼻血,浑身上下有各种大大小小的伤痛。这种训练方法常常引起其它咏春分支的误会,因为师父鼓励我们把训练当成实战,而不是游戏。其它同门可能会觉得这样太凶了,这其实是在帮助他们,让训练更真实。可悲的是很多学功夫的人训练太不真实,跟排练一样。这是师父要我们一直注意的。
“拳击这些年变了很多,从本世纪早期的蜷伏姿势到现在稍微直立的姿势,过去拳手会跳来跳去,但是现代拳手,像MIKE TYSON,只是偶尔移动,科学地击打对手。咏春不会像拳击那样急速扭头和闪身。两个新人打架的时候,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要跟职业的或者经验丰富的人打就不一样了。就算是小个子,保持身体直立也是有效的,最好用后退来躲拳,而不是扭头或闪身,因为手的速度比身体快。拳击是一种比赛,有很多的规则去规定你怎么打。如果用咏春攻击,对方不管朝哪个方向扭头,你的手可以在原处攻击他。”“大约四五十年前,拳手会侧身对敌,避免暴露给对手的目标太大。在JOE LOUIS的时代,他已经正身对敌了,不过身体会稍稍前倾。到了ALI的时代,他采用正身和跳步。而现在TYSON会身体前倾,双手放在下巴下面,也不跳步了。这些是师父的观察,在短期培训班上提到咏春的历史与发展的时候,他常常会提到以上内容。让观众明白如果拳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多发展,咏春也必然不是某一时代某一个人的发明。所有的格斗技,不论是拳击比赛,还是街头格斗技,比如咏春,必定是经过发展来适用不同人的。
时代在变,人在变,格斗的方法也在变,所以我们要适应这些变化,否则就无法满足新的格斗情境。在本章开头我提到师父很尊重拳击,但是他还坚持认为拳击只是比赛,因为有各种规则限制了它,所以不能称其为格斗。咏春没有这些规则,没有限制,所以在真正的格斗中更实用。但是,有些同门却限制了自己,他们受制于拳理和误解(通常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无法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受限于固有的思想和技术。师父说咏春注重长桥发力(从伸展的位置发力),即便拳脚击打失败,不管离对方距离有多近,也可以立即用来再攻击。所以师父说扭头或闪身不适用于街头格斗,因为拳击手只能用拳套的前面来攻击,不能在第一击失败后用手掌或手背攻击。街头格斗的人可不管什么规则,会本能地用这些招式的。有些咏春门人会本能地把手收回来,用另一只手攻击。其实那个时候可以再用第一击的手继续攻击。他们被自己信奉的规则或者人类本能所限,或者是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好的师父应该教徒弟通过正确的训练避免这种错误。
“咏春的拳理和训练方法能激发出你的动物本能来保护自己,在最短时间内给对手造成最大伤害。所有人在出生时都具有搏斗的动物本能,这是天性。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所谓的文明,掩盖了这些本能。比如,现在我们不用去打猎来获得食物,只要去超市就行了。”
“作为咏春师父,我比较欣赏女人打架的方式。在动物世界里,常常是雌性比雄性更凶猛。女人打架时,可能不用膀手摊手,但她们确实在用咏春拳理。她们常常咬人,扯头发,挖眼睛,抓人。这些招式一点没错,因为非常直接,而且给对手很大伤害。”
“女人是用生存的本能打架,而男人打架时,通常是想打得漂亮引人注意。咏春的方法是用最短的时间给对手造成最大的伤害,过程中还要确保对自己的伤害最小。如果不是抱着这个目标,为什么去打呢?”
要准确描述咏春只能用“简单化,不要复杂化”。人类跟动物不同,会把最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格斗就是一件根本不要搞得那么复杂的事情。在咏春圈子里,很多门人把最精简、最有效的拳理变成很复杂的理论,使其跟初衷与本来的目的相去甚远。安逸的生活,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又喜欢想太多、分析太多等等因素导致我们对咏春产生了太多的误解,把咏春搞得太复杂。师父认为男人比女人更乐意去添枝加叶,更容易用比较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采用更直接的。男人为了炫耀自己或他人,容易发明些夸张的动作。而女人则用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方法来应对危机,特别是在需要保护亲人挚友时。所以女人打架可以说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动物层面,利用本身的武器与“天赋”。以一种最原始的状态,纯粹地应用咏春拳理。简言之,她们以最本能的方式攻击敌方。咏春就是这样,以一些精炼的基本准则,简单、直接、高效为基础。师父说,传说咏春就是一个女人发明的(难以求证,可能不是),咏春背后的思想是很“女性”的。这不是贬低咏春,而是一种最高褒奖。如果不能以本能求生存,不能简单化,而要复杂化,就不应该去打,这不是在用咏春拳理。
“香港之外的咏春近来才有所发展,所以没有香港的发展得好,但是有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教拳师父起最关键的作用。如果师父让徒弟固守条条框框,徒弟就没有提高。如果师父鼓励徒弟去参透咏春,去应用咏春,徒弟就能快速提高了。”
“中国有句古话说:“一胆,二力,三功夫”。要打赢,必须要有胆识。胆识来源于自身修为和对比武的渴望。第二是力气。在真正的格斗中功夫动作只要一点点,起决定因素的是决心,勇气和力气。如果这些方面你都很强,两三招就可以摆平对手。武侠片里长时间的打斗片段都是虚构的。李小龙是货真价实的功夫大师,但不要把他的真功夫和他在电影里表演出的功夫相混淆。”
“你不能一开始就教别人高级的东西,必须跟你学得时候一样,从基础到高级。”
在别人问师父对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有什么看法时,他立刻说出上面的话。他还说:“截拳道并不差,实际上很好。但是要记住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小龙一样。他有天份,可能每种拳都能练得好”。不管你练的是截拳道、咏春、空手道、跆拳道或其它,每个人毫无例外都要从基础学起。否则就没有提升的根基,在格斗时做不到随心所欲。对想追随李小龙的人,师父的这些评价一定称得上是金玉良言。如果想像李小龙一样,你就得从基础开始,努力,努力,再努力!总的来说,不管徒弟对所学拳术多么有激情,不管他们多么有天份,都必须让他们经过正确合理的训练,这样我们才能把技能和知识成功传给世世代代。
“很多咏春是在脑子里的,什么动作并不重要,用脑比用手重要。”
说到底,师父对咏春最真切的陈述就是上面这句了。我常常告诉徒弟和来拳馆问咏春拳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有些拳术提倡用这个肌肉,那个肌肉,咏春则用人类最发达的肌肉---大脑!在关键时刻没有清晰、冷静的大脑,没有很强的意识和完成任务的愿望,咏春就只剩下了智力层面的教条,在紧要关头,就可能没那么有效了。通常,训练时能做到真正理解技术动作,自信可以应用拳理做出动作,用心去训练时,才能成功。如果一知半解,没有积极、逻辑、理性、睿智的想法,就没法在拳术上有多大的提升,更不用说在危机情况下求自保了。现在是21世纪了,不是17世纪,现如今的对手跟咏春诞生之初时完全不同。师父在五六十年代时经常比武,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一定会第一个说当初他用的技术不一定会适用现在的情境。毕竟,如果细细分析,师父的比武是比较残酷的,对象多多少少是些传统武术家。不过他们有礼节,对比武后果,受伤程度都有既定的预期。总体上说,不是所有比武都性命攸关。这不会有损于师父的能力和名声,不过除了比武经历之外,有好几次他确实遇到性命攸关的危急情况,最终也安全无恙。今天的对手不会像传统武师一样,他们会用些其它策略。比如,出阴招、喊很多人围殴你、用现代武器、偷袭等等,毫无“格斗礼节”。如果有一个或多人对你进行抢劫、殴打、强奸甚至谋杀,要在这些情况下得以生存,你的格斗思想和训练就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了。光明正大地比武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今天的街头是很凶险的,尤其是某些地方,街头像战场,而不是游乐场。
速来开分店 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
越有内涵的功夫,越难入门 写得好,辛苦了,咏春没有速成之法,只能靠勤奋,记下了
顶狼子! 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竟然一字不落看完了,没有花哨的语言,句句都是至理。 binzi 发表于 2015-7-3 17:35
越有内涵的功夫,越难入门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