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狼子 发表于 2015-7-21 10:28

因缘各就,殊途同归,同理不同拳

       古有“北太极南咏春”之说,的确,他们只间隐隐有些丝连,并且其内含惊人的相似,让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探索武术的本质。
  太极拳与咏春拳都诞生在清朝末年,时间相近这就有了相互借鉴的历史根源。咏春拳的创始人乃是南少林的五枚师太,而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与北少林同在河南地理位置非常相近,据传陈式二路炮锤原为少林拳演变过来。清末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地理位置如此相近的两个拳派难免会进行武术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咏春拳为二字钳羊马,叶问系咏春为内八字步法,两脚尖相交形成60度夹角,这在八卦掌中的抠脚有这个步行,其目的都是为了稳定,而后借地之力,彭氏咏春为两脚 力源由脚蹬地产生,通过踝、膝、胯、肩、肘、手的传递把力最终传导手上,这在咏春拳里叫“六节劲”,而且节节能发劲,在太极拳中加入了腰胯的概念,叫“行气如九曲珠”,那么咏春拳中为什么不强调腰胯而强调腰马呢,腰马合一是指要和腿部形成一体发出整劲,咏春拳讲究的是“摊腰锁胯”即把腰摊出来,把胯尖抻出来,用尾骨抵住后胯,把胯固定住,腰与腿的连接是胯,胯一固定住,腰马就自然和一了。
  上文说到咏春拳是“摊腰锁胯”,而太极拳是空腰转胯,空腰是把腰椎拉直,即以命名穴那个位置为重心,上面头大椎向上领。下面盆骨向下沉,形成对拉之势,这样把腰椎、胸椎、颈椎都拉直了,古人叫“过三关”拉直腰椎叫空腰,拉直胸椎且配合胸骨下沉叫空胸,这个道理就像门轴、车轴一样,轴直了才能转,所以说空腰是为了转胯,空胸是为了转肩,转腰胯就能发出螺旋力,就能改变自己的重心,就能破坏对方的重心。
  上文说到太极拳是从胯上转的,那么咏春拳呢,咏春拳是从脚下转的,二字钳羊马站好后,以脚跟为轴,两膝有相合之意,再加上摊腰锁胯,转马时才能腰马和一。
  松肩垂肘要求一样,其目的是把肩拉开,使气下沉,重心由胸腹部下移到小腹部,并且使借地之力通过脊椎顺利的传递到手上。
  咏春拳与人讲授时的姿势,和吴式太极拳的抱七星很相似,咏春拳的摊手与陈式洪派太极拳的掤手很相似,其应用法则都强调中线原理,出手都要走螺旋,都讲究柔化刚发,不与敌用力相拼。

核潜艇 发表于 2015-7-21 10:34

虽然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毛遂自荐 发表于 2015-7-21 10:37

确实是,好多都是相通的。

lmy0025 发表于 2015-7-21 10:42

技术流啊。。咱不能深懂。。

月色远山 发表于 2015-7-21 10:47

一个字————————不明觉厉!

酒醉丶微醺 发表于 2015-7-21 10:48

http://www.mayi.s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叶问 发表于 2015-7-21 10:52

技术啊,说的不错

末日爸爸 发表于 2015-7-21 10:55

。。。。顶

太平 发表于 2015-7-21 11:02

虽然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青岛尖兵 发表于 2015-7-21 11:17

看不懂啊!

可毛被比 发表于 2015-7-21 11:28

狼子可以出书了                  

黑白灰 发表于 2015-7-21 11:28

看不懂+1

神啊 发表于 2015-7-21 11:42

不明觉厉

中国龙 发表于 2015-7-21 12:58

殊途同归

瞌睡的熊 发表于 2015-7-21 14:39

太极和咏春的拳理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腰胯的要求最大的不同,太极要圆裆,裆部要撑开,运动时中线不丢,重心在两腿间转换。
太极一样的力从地起,要放松到脚踝,脚底才是根,膝盖不能放松,发力会损伤膝盖,很多名家高手的膝盖都有问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因缘各就,殊途同归,同理不同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