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搏击训练方法的好坏
如何判断一个搏击训练方法的好坏先问一个问题:练搏击,什么样的练法是错的?
有人说:看你拿什么标准衡量。
这话说得对。
练武之人,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练法——格斗的、养生的、表演的……
拿养生练法去求格斗,得不到格斗能力。
所以,可得出结论:用来格斗的武术,凡是不能提高格斗能力的练法,都是错的。
有人问,是不是有不能打的练法,却也是正确的?
我打个比方,我要由天津乘车去北京(北京在天津以北),司机却把车往南开。
与格斗目的不符的训练,都是错的,因为它没有把训练者送到格斗的目的地。
“十年不出门”是个相声段子 !
武术界有一种说法叫“太极十年不出门”,相信这说法的人不少。
譬如李先生就宣称“形意拳也是十年不出门的”。
这话好象是说:练形意拳,十年之内别想打人。至于十年之后,是十五年还是二十年能打人,老先生没说。
不过老先生让我长了见识,我听说“形意一年打死人”,十年不能打人的形意拳,我头一次听说。
跟“一年打死人”比,“十几年才能出门”简直就像一个相声段子。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天津司机,见我上车,问我:“您去哪儿?”我说:“北京。”
司机掉转车头往南开,花40小时,把我拉到广州;然后再掉头北返,花40小时,经过天津赶往北京。
把两小时的车程跑成80小时,这样的“武术绕道车”如今没有几个人敢上了。
但你不上我不上,有的人就专挑这种车坐。
十年之后有万亿大奖
选择“坐慢车”的人,一般都志存高远,目光遥望万山之巅。“之巅”什么样?
举李先生描绘的例子:“唐师、傅师、孙师练形意拳甚至练出轻功来了。”
轻功,多么迷人的境界,神妙,透着有档次。
李先生讲的另一个例子同样迷人,而且能给痛苦不堪的中国足球带来希望的曙光:
某人手里端碗面汤,一帮徒弟围追堵截,端面汤者闪转其身,不但十几只手摸不着他,碗里的面汤也没撒出来。
这功夫就惊世骇俗了,要是用到足球的盘带上,十个马拉多纳咱也培养出来了。
所以说中国足球有希望,卧薪尝胆十几年,十个马拉多纳一齐上场,看还有巴西、意大利什么事?
世界杯冠军以后届届都是咱的,别人只有眼馋干看着。
大家都知道中国乒乓球火,以后中国足球比乒乓球还火,冠军到永远了。
假如李先生描画的境界能够达到,别说十年不出门,熬十五年又如何?
一个二十岁的人,苦忍十五年,三十五岁以后全是好日子了。
说苦忍也不对,因为“慢车”练法讲究的是有氧运动,感觉贼舒坦,兼之不搞对抗,免掉流血受伤之虞,何苦之有?!
“慢车”“乘客”往往不会动手!
练着舒服而且拳境通神,是令“慢车”“乘客”最着迷的两点。
可世界上有这样的便宜事吗?
想不受苦受累,是懒;
想做超人,是恐惧心理作怪——因为畏惧暴力,便幻想拉大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回避凶险。
从本性上说,人人都想偷懒,都想练出一身神仙功夫——这也是人们喜欢武侠小说的原因之一。
但是,人们又不敢放纵自己的懒。
练武时,当你抗拒不了“不受苦与神功绝技”的诱惑时,你已站在悬崖边;
倘若你再像个彩票痴迷者一样倾情投入,那就是往万劫不复的深渊里跳。
怎样鉴别不能打人的练法?
武术的练法很多,普通爱好者往往分不清哪些练法能打人.一般来说,不能打人的练法,有如下一些特征:
1,练了很长一段时间还不安排练对抗,或者只是偶尔对抗,缺乏一套从初级到高级的对抗训练法。
2.以有氧训练为主,打人的训练法虽非绝对拒绝有氧运动,但是为激烈的无氧对抗做准备。
格斗是无氧的,训练就要以无氧运动为主。
3.神经刺激不够,格斗是肌肉、神经都无比紧张的对抗,格斗时处于怎样的紧张状态,训练中就要达到或接近怎样的紧张状态。舒缓的节奏适应不了激烈的格斗。
4.拳的劲力和实战不一致,正确的训练,应该如赵老师讲的那样:“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
想练出格斗功夫的人,最好记住赵先生这句话,它让你胜读无数拳论。
就是这几条,倘若你不幸沾了一两条,一辈子也别想练出打人的功夫。
搏击这玩意儿,训练向实战看齐了,就能打人。
世间万物,皆为我师!
格斗有用,皆为我用!
把这些所谓的李先生、唐师、傅师、孙师以及赵老师叫出来去趟UFC再说吧…… 光是会判断也没什么卵用,来点干货吧 战术帮顶~ 有道理。帮顶。 来点实际的 训练确实应该向实战看齐,只看理论就有可能出现高分低能这种情况
首先要不能伤害自身身体机能
中国传统武术想要正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参加自由搏击擂台赛。
最近这么多这种帖子 月色远山 发表于 2016-8-19 11:11
把这些所谓的李先生、唐师、傅师、孙师以及赵老师叫出来去趟UFC再说吧……
对,拉到UFC MMA K1 里面练练。 楼主写小说呢?看的头晕 问题是现在外面的很多所谓武馆,都不是干的这个路数 嗯说的有道理
名气只有打出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