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干、自己看,比贫困、争待遇,“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帮扶贫困群众,怎么做到不养懒汉、不吊胃口?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脱贫攻坚?已脱贫的地区,怎样确保不返贫?本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保证脱贫质量”,通过从地方找经验、向专家问观点,寻找破题思路。在甘肃,曾有两种怪现象。
一种,是这边的农民在地里干活儿,忙得呼哧带喘,而那边的农民却蹲在田垄上,看热闹、唠闲话:“穷山沟里种蔬菜,咋可能挣钱?”
一种,是这边的危房住户盼着搬迁,而那边的危房住户却要继续观望:“等一等,危房改造补贴款还能再往上加一加。”
别人干、自己看,比贫困、争待遇,“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在部分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众中,“等靠要”思想表现得十分突出。如何让群众克服这种思想,激发出内生的脱贫动力?甘肃通过产业带动、能人引领、激发竞争等方式,尝试着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
免费提供地膜,村民却要求村干部下地铺设
“宁愿让梨烂在地里,都不肯动一下。”兰州市七里河区驻村干部小邓,说起村里的一个懒汉,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梨树就在他屋外头,可大白天的,他却在土炕上睡觉。明明有劳动能力,非要吃低保,这种懒汉,咋带他致富?”
有类似遭遇的,不止小邓一人。
2016年5月,在定西市安定区三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燕永明为村民们争取到了基金会赞助的圈舍改造项目。参与的贫困户,可获1800元的补贴,只需负担剩下的不到1000元的成本。
明明是件好事,可动员了4个月后,村里只有一半贫困户提出了申请。“说不定明年还会加大补贴,再等等吧。”作为“观望户”中的一员,村民费喜庆这样想着。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改造项目在一个地区只推行一次。看着别人家盖好了圈舍、养猪赚了挺多钱,费喜庆有点后悔。他决定亡羊补牢,自掏腰包盖猪圈,花了3000多元。“养的11头猪都被订出去了。2017年,我家养猪的毛收入有4万多元。”在2017年实现了脱贫的费喜庆说,“如果当时积极跟上优惠政策,说不定还能更早脱贫。”
据燕永明介绍,村干部在入户宣传扶贫项目政策时,虽然会讲清楚项目的时效期限、申请条件等内容,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有些村民以为,这是干部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才抛出来的说辞。干部催得越紧,农户往往越不相信。”
“前几年,政府推广‘铺地膜’,免费提供地膜材料。但有些村民还要去村部闹,不是索要人工费,就是要求村干部帮忙下地铺膜,否则自家的地就不铺膜。”定西市首阳镇的村民汪伟伟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在村里,不劳而获、坐地起价的想法,总是传播得很快。三湾村的老支书说,因为贫困户能享受的福利多,村里的一般户还会“争风吃醋”,为了争“穷帽子”,闹得不可开交。“自己都没了志气,别人再帮扶,也扶不起啊。”
优惠政策持续,有群众对帮扶政策预期更高
要想摘掉“穷帽子”,“等靠要”的想法留不得。问题是,这种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又是如何产生的?
“农民也是穷怕了。致富路上有一点儿风险,就不敢往前走了。”兰祥祥是定西市陇西县向阳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负责人。他想发展种植有机中药材,却因为成本高、产量少,成了村里人的“笑料”。
相较于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中药材的效益更高。“但现在,农户们种药材完全是靠天吃饭,没啥技术含量。而且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导致药材收购价格波动很大。”兰祥祥说,有机中药材的价格能比一般中药材的价格高出20%以上,每亩地平均可增收300元以上。
以黄芪为例,如果品质过硬,每斤价格可从五六元提升至100多元。然而,要实现这潜在的巨大收益,需要土壤改良、田地管理等资金、技术、人力方面的投入。而精耕细作,也意味着亩产会下降20%至30%。“我们还在起步阶段。农民们看不到眼皮底下的收益,自然不愿意跟着合作社一起干。”兰祥祥认为,要想扭转农民的传统观念,需要时间,需要榜样的带头作用。
近年来,随着脱贫工作深入开展,持续、叠加的优惠政策,也让部分贫困群众产生了误解:政策只会越来越好,补贴肯定越来越多,等着就行了。
燕永明介绍说,以安定区贫困群众可享受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为例,从早前的每户4000多元,已逐渐增长至每户2万多元。许多贫困群众对未来的帮扶政策产生了更高的心理预期,自然不愿“将就”于当下的优惠力度。
而在汪伟伟的印象里,村民有底气和村干部拿着扶贫政策谈条件,就是知道干部有“铺地膜”的任务指标:如果当年地膜覆盖的土地面积数量不达标,干部就无法通过工作考核。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干部有“求”于群众,想不出好办法,就只能包揽本应由农户承担的农活。干部干、群众看的窘境,便就此产生。
让群众见效益,把好政策延伸到贫困户之外
克服“等靠要”思想,到底该咋办?
“缺信心、没志气,那就让咱‘龙头’来带动。群众看到实打实的赚钱门路,肯定有发展动力。”几年过去了,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的蒋建伟依靠蔬菜种植发家,已经成为兰州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种植蔬菜每亩3000多元的收入,让村民们心动不已。村民们纷纷投入到高原夏菜的种植队伍中,主动学农业技术,联系客商外销。
数九寒天,在陇南市礼县的甘肃良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48岁的陈小勤戴着厚厚的手套,正麻利地将一箱箱花牛苹果打包装箱。这些苹果,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以前村干部上门介绍电商,大家还挺排斥的。买家看不见摸不着,苹果咋会卖得出去?”
说话间,陈小勤掏出手机,熟练地翻出了自己拍的苹果照片:“后来看到别人上网卖苹果,价格挺高还不愁销路,大家都开始做电商了。”陈小勤家的苹果地,每亩年收入近8000元。据悉,礼县通过对苹果、药材等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目前已实现电商销售5.38亿元,其中线上交易2.66亿元,苹果产区户均果品收入18145元。
增强参与感,才能充实获得感。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许多困难群众有了新身份:企业股东。“农户可以流转土地、自身劳动力或者资金等方式入股企业,由本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说,农户作为股东,其收入也和企业、合作社的经营绩效息息相关。“等靠要”的思想,在这样的模式下难寻其踪。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还要创新扶贫机制。在三湾村,燕永明尝试让符合条件的一般户也能申请到圈舍改造项目,坚持谁积极、谁主动、谁有发展意愿就支持谁的原则,让一些“等靠要”的贫困户产生了竞争意识。当年11月中旬,三湾村的圈舍改造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有些村子推行项目的时候,只聚焦于贫困户,反而吃力不讨好。”燕永明表示,消除部分群众“好政策只服务于贫困户”的误解,也能提高贫困群众的积极性。
而根据甘肃省《2017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村D级危房改造的补助将不仅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他农户每户补助1.5万元。许多扶贫干部反映,这项政策出台后,不少一直观望的贫困户主动向干部咨询政策,准备改建房屋。
“亲戚家给村里那个懒汉介绍了对象,他也出去打工赚钱了。”小邓笑着说,只要贫困户的精气神提起来,脱贫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23日 13 版) 中午看看,好长
对,坐在门口就能轻松“奔小康”
都是这样的啦
找舅舅的哥们儿爱好真广泛啊,这又开始关心起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扶贫政策了 太长了…看不下去
汉族解决,神族就算了吧 是从学习强国上移过来的不啊大哥?
你真是个水笔 坐在门口就能轻松“奔小康” 真好
“奔小康” 政府怎么可能给你送小康!!! 帮顶
太长了
懒得不用管,饿死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