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技术与军事作战
本帖最后由 沉默的武士 于 2013-9-22 14:23 编辑世界上所有军队都或多或少地进行格斗训练,然而或许与很多人想象的相反---格斗技能并不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标准,更不是打仗决胜的关键----更多的时候,军队练习格斗是为了增强军人的自信!
在冷兵器战争时代,格斗术就是各国军队的训练项目之一。但与一般人的印象不同,即便在冷兵器战争时代,功夫也不是最重要的一项训练。以当年的高考制度为例,武举人的考试主要科目是骑射和兵法对策,而不是评书中的单挑决定名次。以明代的武乡试为例,该考试分三场,初场试马上箭,第二场试步下箭,第三场试策一道。武乡试除试马射、步射外,另试技勇:开弓、舞刀,掇石(就是举重)。通过考试的就被称为“武举人”。古代的主战兵器并不是刀枪剑戟,而是弓弩和战马。由于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不是任何步兵分队能比的,所以古代军队最重视的就是骑射。
同时,即便在步兵方队,格斗能力也不是最关键的。比如古罗马的长枪方阵,作战的根本就是整个方队队形整齐划一,步兵手中的长枪组成一道无坚不摧的枪林,一起向前推进。作为一名步兵,最关键的就是跟着大家一起走一起刺杀,即便死也要保持方队的队形整齐。一个方阵一旦被骑兵冲散,那么步兵的下场就是被马上的骑士像砍冬瓜一样砍成两节。面对刀枪如林、人挤人的战场,你就算武功天下第一也没有发挥的空间。所以在古代如果你武功高强也许有助于晋升,但对于整个军队而言,格斗术不是很重要的东西。
到了近代,随着火器的普及,格斗术更加可有可无。影视作品有个误区,以为鸦片战争中,主要输在武器不如人上。事实上,即便在白刃战中,清军也没占什么便宜。在英军攻击定海的战斗中,主要是靠刺刀冲锋攻下的要塞,英军总共伤亡17人。
只有明代中叶的东南沿海剿灭倭寇战斗中,格斗功夫才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那场战争的特点是小分队的剿匪作战。倭寇主要组成部分为日本流浪武士和海盗,此类敌人精通日本剑术并且擅长小股突击作战,打斗经验丰富,常常避过明军主力,利用快船骚扰沿海城镇。在这场战争中,习惯与蒙古骑兵大兵团作战的明军主力无法对付小股匪徒骚扰,因此当时的指挥官戚继光将军对士兵操练时,强调单兵格斗技能的培养,并且创造了鸳鸯阵等利用几种武器配合的冷兵器班组作战方式。
到了二战时期,由于自动武器的发展,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近距白刃战很少发生,只有中国战场上,白刃战仍然作为主要的作战形式之一。民国时期的军队由于装备落后,所以非常重视武术训练,西北军和东南军阀都有专门的大刀队和苗刀队。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每月收入60~80元大洋,已经属于高薪。中央国术馆的著名武术家孙禄堂的月薪却达到了300大洋。武术名家的弟子持师傅推荐信从军,直接可以成为连排军官,无需上军校。但是由于营养和训练的不足,抗战中的中国士兵在白刃战中遭遇日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虽然喜峰口战役中,29军大刀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其实当时成功主要依靠夜间突袭日军阵地,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白刃战。不过这一战让大刀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精神支柱,在《大刀进行曲》的鼓舞下,不少热血男儿走上了战场。
自建国以来,解放军步兵训练以队列、射击、投弹、刺杀、战术为五大技术,在80年代以前,拼刺训练是所有陆军部队的必修课,当年有所谓敢于刺刀见红的口号。然而随着军事现代化的推进,刺杀已经成为次要科目了。一般的部队把拼刺和军体拳视为士兵锻炼体能和战斗意志的科目,简单而言就是这些科目跟体操差不多,并不指望在未来战争中真正有机会使用这些技术。
当然,长期以来,特种部队和侦察兵还是需要格斗擒拿训练的,主要训练的科目是捕俘拳和捕俘刀。此类技术主要是用在敌后捉拿俘虏使用,在西方军队中也有安排拳击、柔道和刺刀训练,美国海军陆战队至今仍将格斗视为比较重要的训练科目,但是很少有机会使用。虽然在伊拉克战场上,英军士兵曾有过刺刀冲锋的战例,但是所谓刺刀冲锋,其实是指加装刺刀后的冲击战斗,大部分战果还是由枪支和手榴弹取得的,实际上并未爆发白刃战。
在国内比较重视武术格斗训练的单位主要是武 警部队和警察系统,由于此类单位主要以维持国内社会治安为主,所以抓捕和防暴任务很多。此类任务不能直接击毙,很多时候需要生擒,这就需要练格斗技术了,现在武 警部队把擒拿格斗列为主要训练科目之一。武 警中最精锐的武 警特 警学院不少学员都是国家级或者省级冠军。不过总体而言军警部门的平均格斗能力仍然在专业散打运动员之下。
在现代战争中,近身的肉搏战基本上已经很难发生了。就绝大多数特种部队军人而言,普遍认为用匕首擒拿去执行任务是愚蠢的行为。现代技术下已经有微声手枪一类的武器足以满足需要。即便是镇暴作战或者抓捕任务,主要依靠的手段仍然是战术、精良的装备和人数上的优势,而不是米尔科式的搏击高手。军事部门所练习的格斗技术,相对于格斗选手和武术家而言也更为简单和直接。特种部队所学习武术主要目的是杀死对方或者让对方变得更容易被杀死,讲究突然袭击。事实上这种武术如果用于公平的擂台决战,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军队而言,从来不需要培养一个格斗能力超凡的斗士,军队需要的是一群好战士。所以在影视作品中,赤手空拳干掉几十个人的超级军人是不存在的。在现代军队中,武术格斗训练主要被视为体能训练的一部分,用以提高个人的战斗意志和条件反射能力。每次战争爆发前,西方国家的军队都有意在战前组织临时的刺刀和格斗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对于提高士气和避免恐惧有很大的好处,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士兵更有自信。 好帖,其實我覺得每個男人多多少少都要練下武。就是為了增強自信。正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肯定不同咯,人体的力量跟装备比,差太多了。就是冷兵器时代,功夫再高的侠客冲到只简单训练过的农民军阵里面,也是死路一条。两三米的长枪+盾墙前后堆叠推过去,什么绝世高手都得跑。 现代战争不怎么强调个人格斗术。当然局部、特种作战是少不了的。 格斗训练还是有必要的 强化体能 曾强作战能力 格斗 可以用来打。。。。。。。。。 至于打什么。。。。。。请看城 来看看!帮顶了 对于军队来说只是一项辅助训练 我总觉得练武就和拿棍子一样
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和安全感!!!!!! 兄弟原创?我在很多地方都看过此文。 本帖最后由 zgyak47 于 2013-9-22 15:48 编辑
文章的作者视乎搞混了罗马步兵方阵,与马其顿方阵。罗马士兵使用短剑,矛,盾。而马其顿方阵是使用长矛的。 天色已近黄昏,在布满臭泥和枯烂植物的沼泽边,一名身着作战服,脸上涂满油彩,臂章绣有闪电图案的彪形大汉正匍匐着挪向不远处的皮划艇.艇上的人正消遣着一天枯燥巡逻后难得的清闲,丝毫没有察觉到十米外幽灵般移动的危险,淤泥已将这个爬行的人与周围容入一体,他完全就象一根腐烂的枯木,在接近皮划艇的刹那间,枯木突然纵身跃起,口里叼着烟的巡逻兵还未来得急做出反应已跌倒在沼泽淤泥中,5秒钟时间,枯木已干净的干掉3名敌人...然而遗憾的是---这不是真实的战斗,这只是好来坞包装出来的动作片场景.是的,现代战争已很少能看见赤手空拳的作战场面了.格斗不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标准,更不是军队决胜的关键。更多的时候,军队练习格斗是为了增强军人的自信!
在冷兵器战争时代,格斗术是各国军队训练的项目之一。然而与一般人的印象不一样,其实即便在冷兵器战争时代,功夫也不是最重要的一项训练。以当年的高考制度为例,武举人的考试主要科目是骑射和兵法对策,而不是评书中的单挑决定名次。比如明代的武乡试为例,该考试分三场,初场试马上箭,第二场试步下箭,第三场试策一道。武乡试除试马射、步射外,另试技勇:开弓、舞刀(所谓舞刀是规定舞刀成花,而不是拿着刀对砍看谁厉害)、掇石(就是举重)。通过考试的就被称为“武举人”。由此可见,即便在古代,格斗术都不是军队最重要的科目。古代的主战兵器并不是刀枪剑戟,而是弓弩和战马。由于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不是任何步兵分队能比的,所以古代军队最重视的就是骑射。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步兵方队里边,格斗能力也不是最关键的。以古罗马的长枪方阵为例,作战的根本就是整个方队队形整齐划一,步兵手中的长枪组成一道无坚不摧的枪林,一起向前推进。作为一名步兵,最关键的功能就是跟着大家一起走一起刺杀,即便死也要保持方队的队形整齐。一个方阵一旦被骑兵冲散,那么步兵的下场就是被马上的骑士像砍冬瓜一样砍成两节。面对刀枪如林、人挤人的战场,你就算武功天下第一也没有发挥的空间。所以在古代如果你武功高强也许有助于晋升,但对于整个军队而言,格斗术不是很重要的东西。
到了近代,随着火器的普及,格斗术更加可有可无。
只有明代中叶的东南沿海剿灭倭寇战斗中,格斗功夫才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那场战争的特点是小分队的剿匪作战。倭寇主要组成部分为日本流浪武士和海盗,此类敌人精通日本剑术并且擅长小股突击作战,打斗经验丰富,常常避过明军主力,利用快船骚扰沿海城镇。在这场战争中,习惯与蒙古骑兵大兵团作战的明军主力无法对付小股匪徒骚扰,因此当时的指挥官戚继光将军对士兵操练时,强调单兵格斗技能的培养,并且创造了鸳鸯阵等利用几种武器配合的冷兵器班组作战方式。
到了二战时期,由于自动武器的发展,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近距白刃战很少发生,只有中国战场上,白刃战仍然作为主要的作战形式之一。民国时期的军队由于装备落后,所以非常重视武术训练,西北军和东南军阀都有专门的大刀队和苗刀队。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每月收入60~80元大洋,已经属于高薪。中央国术馆的著名武术家孙禄堂的月薪却达到了300大洋。武术名家的弟子持师傅推荐信从军,直接可以成为连排军官,无需上军校。但是由于营养和训练的不足,抗战中的中国士兵在白刃战中遭遇日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虽然喜峰口战役中,29军大刀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其实当时成功主要依靠夜间突袭日军阵地,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白刃战。不过这一战让大刀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精神支柱,在《大刀进行曲》的鼓舞下,不少热血男儿走上了战场。
自建国以来,解放军步兵训练以队列、射击、投弹、刺杀、战术为五大技术,在80年代以前,拼刺训练是所有陆军部队的必修课,当年有所谓敢于刺刀见红的口号。然而随着军事现代化的推进,刺杀已经成为次要科目了。一般的部队把拼刺和军体拳视为士兵锻炼体能和战斗意志的科目,简单而言就是这些科目跟体操差不多,并不指望在未来战争中真正有机会使用这些技术。
当然,长期以来,特种部队和侦察兵还是需要格斗擒拿训练的,主要训练的科目是捕俘拳和捕俘刀。此类技术主要是用在敌后捉拿俘虏使用,在西方军队中也有安排拳击、柔道和刺刀训练,美国海军陆战队至今仍将格斗视为比较重要的训练科目,但是很少有机会使用。虽然在伊拉克战场上,英军士兵曾有过刺刀冲锋的战例,但是所谓刺刀冲锋,其实是指加装刺刀后的冲击战斗,大部分战果还是由枪支和手榴弹取得的,实际上并未爆发白刃战。
在国内比较重视武术格斗训练的单位主要是武警部队和警察系统,由于此类单位主要以维持国内社会治安为主,所以抓捕和防暴任务很多。此类任务不能直接击毙,很多时候需要生擒,这就需要练格斗技术了,现在武警部队把擒拿格斗列为主要训练科目之一。武警中最精锐的武警特警学院不少学员都是国家级或者省级冠军。不过总体而言军警部门的平均格斗能力仍然在专业散打运动员之下。
在现代战争中,近身的肉搏战基本上已经很难发生了。就我曾服役的特种单位而言,普遍认为用匕首擒拿去执行任务是愚蠢的行为。现代技术下已经有微声手枪一类的武器足以满足需要。即便是镇暴作战或者抓捕歹徒,主要依靠的手段仍然是战术和精良的装备,而不是米尔科式的格斗英雄。军事部门所练习的格斗技术,相对于格斗选手和武术家而言也更为简单和直接。特种部队所学习武术主要目的是杀死对方或者让对方变得更容易被杀死,讲究突然袭击。事实上这种武术如果用于公平的擂台决战,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军队而言,从来不需要培养一个格斗能力超凡的斗士,而是需要一群水平不错战士。所以在影视作品中,赤手空拳打死几十个人的超级战士是不存在的。在现代军队中,武术格斗训练主要被视为体能训练的一部分,用以提高个人的战斗意志和条件反射能力。有意思的是,每次战争爆发前,西方国家的军队都有意在战前组织临时的刺刀和格斗训练,据悉这种训练方式对于提高士气和避免恐惧有很大的好处,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士兵更有自信。 多练习肯定有好处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