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sY】转 如何避免陷入踩踏事故 [打印本页]

作者: 朔月    时间: 2015-1-4 09:20
标题: 【sY】转 如何避免陷入踩踏事故
本帖最后由 朔月 于 2015-1-4 09:20 编辑




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子之下。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一个又一个血点。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人群就像磁铁一样对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

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世俗和宗教节日、体育比赛、音乐会、逃难、赶地铁、学校下课,这些都可能成为踩踏事故的发生条件。




虽然不是损失最大,但是最有影响力的踩踏事件之一——1989年4月15日的英国希尔斯堡球场惨案,96人被活活挤死。

有记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包括: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如果你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后七八个人的推挤产生的压力就可能达到一吨以上。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脱身?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的时候,切记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挤,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

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就像拳击手的防守姿势,这样可以尽量保证胸腔不被挤扁。

注意脚下,千万不要被绊倒。

一旦摔倒,赶紧站起来。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ta拉起来。如果身边是儿童,把他们举过肩。

如果摔倒了没法站起,爬也要跟着人群前进的方向。如果无法移动,用手护住头部,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

然而,在踩踏事故发生现场,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不被踩踏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凑热闹。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凑热闹,不在在学校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避免此类悲剧发生更主要的责任在于政府。

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比如新年夜的外滩,人流可能从哪里来,预计有多少人,如何评估现场人数,一旦现场评估人流超过容量,如何分流继续涌入的人群,如何疏散人群。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警力如何分配,控制人群使用什么措施。有时候警察的出现会安抚人群的情绪,而有时候正好相反,这非常微妙。2003年2月17日,美国芝加哥E2俱乐部,夜店中发生斗殴,保安使用了胡椒喷剂意图制止混乱。刺鼻的气味在拥挤的人群中引发恐慌,进而发生踩踏,21人死亡。

广场、车站、学校、医院和娱乐场所,这些公共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要考虑到预防踩踏的因素。1883年6月16日,英国桑德兰市(Sunderland),很多儿童在观看演出时发生踩踏,183名儿童死亡。之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必须使用安全逃生门。这种门上装有一个横杠,不管这种门锁还是没锁,横杠上的压力达到某个数值,门就会自动开启。这个法案至今仍有法律效力。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外资的大型商场随处可见这种一个多世纪前的古老发明,除此之外,并不十分普及。



近些年,基于视频监控的人群拥挤防控措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沙特政府为麦加引入了一整套高科技的踩踏预防体系,使得每年朝圣人群踩踏事故大幅度的减少了。




最后,愿各位2015年平安。











作者: binzi    时间: 2015-1-4 09:27
我觉得科普点发生踩踏时如何自救更好。。只能说人太多的地方别去。。
作者: 核潜艇    时间: 2015-1-4 09:29
少凑热闹!
作者: 寂寞的叶紫    时间: 2015-1-4 09:29
在国家现在和印度一样,原来印度最容易发生这种事情。

归根到底还是人多,那么多人,一旦有一个摔倒了,后面人也不知道,往前一挤,就是一连串的……
作者: 朔月    时间: 2015-1-4 09:30
binzi 发表于 2015-1-4 09:27
我觉得科普点发生踩踏时如何自救更好。。只能说人太多的地方别去。。

十有八九内出血,这个业余急救好难。。
作者: binzi    时间: 2015-1-4 09:31
朔月 发表于 2015-1-4 09:30
十有八九内出血,这个业余急救好难。。

也是,对于我们来说提高意识更重要
作者: tjsny    时间: 2015-1-4 09:34
少去人多的地方
作者: 酒醉丶微醺    时间: 2015-1-4 09:37
少去凑热闹,特别是拉着全家老小一起,出点事哭都来不及
作者: GG酷改    时间: 2015-1-4 09:50
我们武汉这只要一有节日或者活动,那人叫一个多,我和老婆都不敢带小孩过去玩,就是怕出事故或者走散!
作者: 青岛尖兵    时间: 2015-1-4 09:51
哎,,,,
作者: 瞌睡的熊    时间: 2015-1-4 10:08
本帖最后由 瞌睡的熊 于 2015-1-4 10:11 编辑

木有牌位大王的本事还是不凑热闹的好
作者: 告诉你我爱你    时间: 2015-1-4 10:16
不喜欢去太热闹的地方

作者: 莫轻狂    时间: 2015-1-4 10:52
不去赶热闹就行!!现在人多地方太乱!
作者: 真假面超人v3    时间: 2015-1-4 11:02
人多的地方不去,见人躲着走,最好的办法
作者: 寂寞的叶紫    时间: 2015-1-4 11:04
GG酷改 发表于 2015-1-4 09:50
我们武汉这只要一有节日或者活动,那人叫一个多,我和老婆都不敢带小孩过去玩,就是怕出事故或者走散!

武汉平时人也不少……
作者: 可毛被比    时间: 2015-1-4 11:13
节假日人多的地方,还是在家老老实实待着好
作者: aa打    时间: 2015-1-4 12:15
实用!

作者: 上海米饭    时间: 2015-1-4 13:19
不去挤热闹是王道啊

作者: 黄要湿    时间: 2015-1-4 13:54
人多不去凑热闹!!
作者: gaosencctv    时间: 2015-1-4 15:36
人多的地方最好不去,进入一个地方,先找到安全出口

作者: 会飞的小毛驴    时间: 2015-1-4 19:00
唉 小心为妙。

作者: 玉龙雪山    时间: 2015-1-4 19:46
很有道理,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汤姆叔叔    时间: 2015-1-4 21:01
还是不去人太多的地方较好

作者: 捕梦人    时间: 2015-1-4 21:04
只要人多的地方不去凑热闹就好了,人多容易乱
作者: 老衲正是法海    时间: 2015-1-4 22:37
只要一个人倒了就容易绊倒其他人,然后就恶性循环了。楼上潜艇的一句总结相当实用:少凑热闹。但是中国人就是喜欢凑热闹,没办法啊
作者: 小北京    时间: 2015-1-4 22:39
我平常不赶热闹……最安全了
作者: 朔月    时间: 2015-1-4 22:40
平府越義 发表于 2015-1-4 22:39
我平常不赶热闹……最安全了

用重机开路。
作者: 小北京    时间: 2015-1-4 23:20
朔月 发表于 2015-1-4 22:40
用重机开路。

话说你爆照也太帅了……
作者: 进击的学渣    时间: 2015-1-4 23:57
不凑热闹为王道,你好我好大家好
作者: 幽灵gas    时间: 2015-1-5 14:22
少去凑热闹,人多的地方就不要去了
作者: 悟韧    时间: 2015-1-5 20:21
学习一下,希望以后用不上
作者: qq657126    时间: 2015-1-5 20:46
入太多的地方我不去,入太多也看不到什么
作者: 446zj    时间: 2015-1-6 07:15
最好还是少去人多的地方,任何防护方法都难抵御瞬间的挤压力,真要遇上了只能尽量逃向高处,或者借助些周边的物体把自己身体提高

作者: ghost    时间: 2015-1-8 10:35
这个不错,一定要学习啊,避免悲剧发生啊
作者: 中国龙    时间: 2015-1-20 10:15
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小艾街球    时间: 2015-2-12 20:03
要避免的话就不出门最好!
作者: 朔月    时间: 2015-2-12 20:12
小艾街球 发表于 2015-2-12 20:03
要避免的话就不出门最好!

这就是抬杠了
作者: 小艾街球    时间: 2015-2-12 20:22
朔月 发表于 2015-2-12 20:12
这就是抬杠了

哈哈,被发现了!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