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核心发力
[打印本页]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5-9-16 22:47
标题:
核心发力
一 核心三角(锥)架构:
所有的搏击发力动作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人体运动力学的基础上,而这一切的核心源于核心三角架构:
1,腰眼:腰眼是经外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所谓夹脊发力,这里的一对腰眼是力量源泉,后背夹脊的根,也是所谓的“腰马合一”的“腰”的最核心部位。
2,肚脐:每个人都有一个肚脐,那是人还是胎儿时期的第一张嘴,从母体吸收能量与呼吸靠的都是它,也是修身立命、固本培元极其重要的一个要点,也是人体黄金分割点。
3,会阴穴:在阴部与肛门之间的位置,是髋部最低的中间点,也是双胯的中间点,是中医经络学的任督二脉的最末端的连接点,对于脏腑而言,它就是海底最深处的底端,对经脉、内息与生殖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丹田穴:这是个极其重要的穴位,通常所说的丹田是指人体三丹田中的下丹田,脐下三寸的地方。从医学而言,丹田其实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交接血液转换封闭循环的的地方。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线上,是内在元气的核心地带,也是与生殖系统关系最密切的穴位。注意在最适合自己的搏击戒备式上,它与身体的重心重合。
5,切力面:两个腰眼构成一条线,这条直线与肚脐构成一个横切面,这个面的外部周长与人体经脉中的带脉略有重合,宛如一条腰带在腰腹之间,发力时,这个切力面振幅尽量不要超过后背与带脉之间的距离,发力于微有助于整体的严密性,便于架构稳定以及减小组合出击动作的时间差。
6,核心三角架构:会阴穴与切力面构成一个类似三角圆锥型的架构,我称之为核心三角(椎)架构,丹田就是这个核心三角架构的核心,随着丹田的弹抖,核心三角锥的拧转抖动,上可以带动背部旋转,催使肩膀抖动出拳;下可以催动双胯拧转,弹膝而获取反作用力的支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悬挂式发动机的作用,并且所有的动作是在第一时间完成,这让发力动作更快;还减小了动作幅度;由于重心的稳固控制,提供了最强的架构支撑,为获取穿透性力量提供了最大加速度获取了保障。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5-9-16 22:47
二 两种发力技巧的对比:
那么,如何发出这种穿透性强的杀伤力呢?
首先要明白最适合自己的发力架构,由于人特定的身体结构与运动力学特点,结合自由搏击的本质需要而形成的戒备式,还需要做一些针对个人的调整。在这里我们回到戒备式开始的起点:
我们先玩个游戏并且做一些有趣的比较:自然站立,左右横开一步,比肩略宽,使双脚平行站位,双膝略微弯曲,略收腹部,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上身放松如同练气的状态。
第一个动作:右脚蹬地向左转身四十五到六十度左右,转髋,转肩,放松的双臂会自然摆动,假如右手配上向左前侧出拳的动作,那对于一个左手在前的正架拳手来说,这就是一个最自然形态的后直拳了。这时发力的核心是右脚蹬地转身,意识在右脚的蹬转,从脚、膝、胯、髋、腰、肩、肘、腕的每个关节的拧转抖送,形成一个又一个类似龙卷风式的能量叠加,并配合重心的协同运动,从物理学上说,你所能打出的力量就是这个综合叠加的龙卷风半径切线所产生的能量。
第二个动作: 抖动丹田,以核心三角拧转震动带动驱使右腿自然协调的转动,同样四十五到六十度左右,右脚并非刻意蹬转,而核心三角拧转造成右腿本能驱动,右脚跟自然抬起弥补因旋转而引起的长度缺失,同时顺背抖送肩膀,右拳直打出去,同样是一个左手在前的正架拳手的后直拳,但发力意识在于核心三角扭动而将全身拧成的一股架构力,至于双脚蹬地是核心三角压迫双腿蹬地的自然反作用力,这个力是同时的;另一方面,相对于下面双腿的上面:双臂,也会被核心三角本能的带动,并且也是在同时的第一时间,因此,这个核心三角架构就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左右,成为了类似悬挂系统的发动机,而非局部能量的逐步叠加,有效的节省了常规多个环节的龙卷风能量叠加造成的能量消耗,既节省了时间,还顺带缩短了动作幅度。
三 X核心发力体系:
我称第一个动作为局部龙卷风能量旋转叠加式,第二个动作为X核心发力式;同样是双腿支撑,旋转,打拳,腰腹胯三角核心旋转的带动的整体作用显然要比局部动作叠加更加的整体化,前者在架构的基础上更像是一种矩阵能量的瞬间压迫与爆发,上面的双肩双臂与下面的双膝双踝都是核心在第一时间双向的压迫与反压迫带动的,而后者在叠加的过程中有时间差的单向传递,无形中就节省了时间、能量损耗,也更能控制重心与平衡的变化,使发力的动作更加简洁而高效,最重要的是,在拳头击打目标发力的瞬时平衡中,身体为之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核心架构支撑,这个支撑比传统的局部龙卷风能量旋转叠加式要稳固得多,用中国拳语说,这叫发力有根,力量才能有更强的穿透性杀伤力,而非叠加式力量多侧重撞击型效果发散在表面的打击力,使打击更具摧毁穿透性的杀伤效果。
——我这么说你当然不相信,怎么证明?——很简单,你自己动手去试试,找个陪练拿个靶子放在胸前让你分别用两种方式去打,让他告诉你答案。其实,你多试试,自己打空击,就会发现出拳的速度更快,收回来的速度也更快,整个身体架构更稳定,虽然看起来很飘,其实这更体现了拳谚中所说的举重若轻的要领,看似不起眼并不重的拳,却能写意的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你出拳的打击点不再那么受局限,你的拳在任何出击的轨迹点上碰到目标,都能打出力量,并且穿透性要强大很多。——你可能还是不信,那么你自己赶紧去试试吧。套用邓小平老爷子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发力体系本应叫核心三角带动整体发力体系,丹田与双肩也是一个三角形,丹田与双脚支撑也是一个三角形,双肩、腰与双脚构成一个人体的X型,碰巧我的英文名字是X,在英文中“X”代表未知的意思,有不确定性的随即变化的可能,并且对于整体来说核心三角的核心丹田或者重心只是X型承上启下的中间那一个点,叫X核心发力体系更能形象的体现核心与整体的发力关系,因此我将这套发力体系命名为X核心发力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递进旋转龙卷风能量叠加的发力方式,这种发力的优点:
1, 由于核心三角是在第一时间驱动上下随之运动,动作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2, X核心发力有效减少了由于能量逐步旋转叠加时环节较多而造成的能量消耗。
3, 整体性更严密的旋转减小了动作幅度。
4, 整体性更加紧凑稳固强化了支撑力,使动作更加有穿透性杀伤力。
四 X核心发力的训练阶段:
局部龙卷风能量叠加模式,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局部发力,重点在攻击动作的拳或者腿上,各个关节发力动作不顺畅,协调一致性上有所缺陷,动作容易僵硬或脱节浪费能量。那么怎样提高效率,顺利进入X核心发力的状态呢?
你可能会以为,练习者都需要先经历局部龙卷风能量旋转叠加式;熟练后才能更得心应手的进入X核心发力式,其实不然,一开始便可学习X核心发力式体系,这并不冲突,也没有所谓的先后关系,一切都在侧重点养成的运动习惯。
在第一阶段:原点发力:双脚自然开立,比肩略宽,微曲膝,略收腹,上身放松,呼吸自然,意识放在核心三角架构上,随着丹田的抖动带动核心三角向左侧旋转,双腿拧转,但脚掌并不离地位移,双肩自然转动抖动,双臂像两只衣袖被自然的带动着飘起来,在此过程中,双膝弯曲弧度保持不变,不需要蹬起或者下蹲,重心没有任何变化,还在原来的点上。回到起始动作,然后向右转,如此往复。主要是体会丹田抖动带转核心三角从而驱动上下一体的整体发力,让这种发力协调成习惯,在顺畅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自然反应,刻意不转脚就是为了先体会与适应是核心三角发力,而不将意识分散到脚的蹬转上,从而破坏全身关节协同的整体性。PS:水平较高的练习者可以采取负重,比如沙背心或者双手扶住一根杠铃杠在肩膀上做原点发力训练,这建立在熟练掌握原点发力技巧的基础上,以免动作不正确,或者变僵与脱节。
第二阶段:随点发力:双脚自然开立,比肩略宽,微曲膝,略收腹,上身放松,呼吸自然,意识放在核心三角架构上,随着丹田的抖动带动核心三角向右侧侧旋转,双腿拧转,下压迫双腿,右脚作为轴心脚不移动,左脚自然而然被带动,左脚跟由于旋转自然抬起以弥补因旋转而造成的长度缺失,不多不少,自然为上。核心三角弹抖转动后,力量上经背达双肩,抖肩挥臂,手臂依然是像两只没有重量的衣袖一样被飘甩出去,全身的各个关节在第一时间整体协调一致,发力重点在核心三角架构的稳定支撑与牵引而带动的全身上下协同的整劲上。所谓关节如簧身如球,力从地起,你给它一个力,它同时反馈给你,在于核心弹抖的震动,发力于微却有更加高效的结果。要领:在原点发力的基础上,注意在旋转的过程中,重心的控制,是靠重心与拳头(攻击动作)的共振去杀伤,而不是把重心舍出去一起撞击,因此要将重心牢牢的控制在双脚、双腿(所谓的“马”)控制的张力之间,这个过程中,重心依然没有上下、前后以及左右的位移变化,这样的发力体系才有根基,架构才稳固,攻击动作才更具穿透性杀伤力。
第三阶段:位移移动发力:在熟练与精细原点和随点发力动作的基础上,配合步伐移动、身法与攻击动作三者合一,在流动的张力中寻求一击必杀的平衡点,有稳固的架构支撑力才能产生更为强大的穿透力。在这个过程中,核心三角有三维立体的整体性矢量上的位移,即重心有前后,左右与上下的位移。其中前后移动除了步伐引起的距离,还有向前略压的动作,注意其垂直投影的位置不要超过前脚所能控制的张力平衡,以免丧失整体的稳固架构;上下位移其实非常微小即不要超过带脉线,尽量确保重心在一条水平线上做微小起伏,这样运动的平衡要稳固得多,使架构在运动发力中依然能保持很高的紧凑严密,便于组合动作的随时调整出击;左右的移动相对弧线型攻击动作要比直线型攻击动作要大一点,这是由动作特点决定的。核心三角的移动是在三维立体的矢量上移动,其状如三角圆锥以求稳固,让重心如同不倒翁一样稳固,其能量的波动却如同一个核心的球体扩散,三角圆锥是这个扩散球体的核心,注意的是球体能量的扩散是通过重心与球面上的任何一点的直线表现的,这大大提高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脊椎骨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的作用,在印度古老的瑜伽术中,人体的能量层次是隐藏在脊椎中的,中国拳谚也有夹脊发力一说,如果说核心三角是悬挂式的发动机,那么脊椎绝对是能量传送轴,没有它,人就瘫痪了,所以它正面竖直而侧面特殊的四个生理弯曲,以及它的韧性、弹性与承受力的强度,它的三个矢量面上的位移,是核心三角的延伸,都在这传送能量的过程中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搏击中,一般性应用的就是这个第三阶段的技巧。
第四阶段:配合呼吸,水平高的拳手可以体会前面章节所说的以气发力的方式,尤其是内在元气发力的配合强化核心三角的抖转而引起的整体效果,松而不懈,蹬而不过,转而不僵,拧而不死,弹而不垮,抖而不散,送而不追,动作冷而脆,短促而严密,一触即发、一点即透、一打即收,做到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自然效果。
第五阶段:强化专注意识与精神能量的高度集中,提高肌纤维与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以内在的以意领气、以气发力、以力催劲,催动全身潜力的瞬间爆发,发力乃意念、X核心与所出动作的共振,内外三合为一体,所求者不求之求,无坚不摧。杀不在力而在心,杀心一动,生死置之度外而一往无前必破之,经长期锻炼与修养,精神能量、身体力量、生物电磁场的结合,能产生强大的磁场张力,让站在敌人面前的你具有强大的压迫性气势的磁场张力,凝固,不战而屈人之兵,动,则如电光火石,所之发力,精简到意念一闪,动作本能出而归,不见其想,不见其思,如同它自己就有生命的灵性一样,搏击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
转自功夫哥新文(胡皓明)
作者:
rock7337
时间:
2015-9-16 22:57
回复中……请耐心等待
作者:
萧遥
时间:
2015-9-16 23:07
好久,耐心学习一下~~~
作者:
三文鱼
时间:
2015-9-16 23:08
有空多转转视频吧,字多看着累,视频更易懂
作者:
ghf331
时间:
2015-9-17 00:06
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作者:
风向标
时间:
2015-9-17 00:08
转发标明出处,良心
作者:
酒醉丶微醺
时间:
2015-9-17 00:13
看看
作者:
青岛尖兵
时间:
2015-9-17 00:16
作者:
风流狼子
时间:
2015-9-17 00:30
这些东西,一般人完全看不懂,练过的人也不是都能看懂!
作者:
不戒不戒
时间:
2015-9-17 04:58
把什么穴排除'我信
作者:
黑白灰
时间:
2015-9-17 08:17
看不懂啊
作者:
月色远山
时间:
2015-9-17 08:30
风流狼子 发表于 2015-9-17 00:30
这些东西,一般人完全看不懂,练过的人也不是都能看懂!
我就完全看不懂
作者:
中国龙
时间:
2015-9-17 08:45
三角架构。。。。发力
作者:
蛋炒饭
时间:
2015-9-17 11:26
一般街头打架就看谁更狠~~
作者:
gaosencctv
时间:
2015-9-17 11:55
多说不如一练
作者:
一飞
时间:
2015-9-17 14:10
太专业了,要是有视频讲解就好了
作者:
悟韧
时间:
2015-9-17 17:03
好多字,慢慢看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