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中国功夫电影拳谱 [打印本页]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5-11-2 21:17
标题: 中国功夫电影拳谱
中华武学,博大精深;中国拳术,亦是门类众多,渊源流长。这篇小文所要介绍的,是我们在功夫电影中最常见的技击术。

  在逐一介绍各类拳术之前,有必要简略提一下中国武术的南北派之分。在功夫电影中,我们经常见识到"南北少林",或者"南拳北腿"这些称谓;其实,南北武术风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受到南北地域和文化条件影响而形成的。

  从地域上说,北方多草原平地,地势开阔,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激烈活动。加上北方游牧民族众多,民风也比较强悍豪放。这些都使得北方的武术风格比较威猛雄健、舒展大方,同时也比较朴实简练一些。相对而言,南方多湿地湖泊,人口密度大,个人活动空间较小;而充沛的雨水和丰富的物种,保证了南方人民生活比较优裕,因而民风机巧敏慧。这些都使得南方的武术风格偏重灵活多变一些,整个身体的动态不像北派那么大。所谓"南拳北腿",也就是将南北武术的区别抽象为外部的动作特征了,南方拳法多变,想象力丰富,腿法扎实;北方腿法凌厉,矫若天龙,直接有效。

  当然,南北武术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只能是非常笼统的,原因不仅在于两派武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更在于南北武术理念的根源,都是中华文明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无论是"南拳",还是"北腿",追求的都是法自然之道,行圆空之法,以突破自身,达到与宇宙形神合一的境界。

  从中国功夫电影的表现范围来看,南北派武术基本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我们最熟悉的香港功夫片中--特别是古装戏--从表现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以南派武术为主的(例如许多以洪拳和咏春拳历代宗师为主角的电影)。这与香港置身南方、和南方民风习俗密不可分的地理文化特征有关。但是武指界的袁家班、元家班(泛指洪金宝、成龙、元奎等从"七小福"中出来的人物)和程家班多是北派功底,只有刘家良师父的刘家班是纯粹的南派功底,所以从功架基础来说,其实是北派打基础的影片居多。当然,具体每一部电影表现什么功夫、如何表现功夫,那就是各有不同的。下面仅就几种最常见的拳术及其相关电影作一个简单介绍。

  【少林拳】

  天下武功出少林。谈论武术,不能不谈少林。相传少林武功是由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虽然历史学家很难考证达摩祖师究竟武功如何出神入化,但少林寺僧人历史上长期习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僧侣习武,多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佛学原理,在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也积累领悟佛学智慧。

少林寺武功本不传外人,但随着中国佛教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佛门清净地"与"滚滚红尘"之间的交流渠道也越来越宽松,少林寺在历史上也多次卷入政治社会风波。因此,随着这种交流以及推广被广为传颂。

  所谓"少林拳",并不是单一一种拳术,而是"少林功夫"的总称。在这一名号之下,其门类之丰富,流派之繁多,实在是难以计数。加上又存在"南少林""北少林"之分,想分析清楚"少林拳"究竟为何物,实在是件不可能的任务。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国术类别的功架里,都能找到少林功夫的影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有鉴于此,功夫电影中少林拳的正宗性似乎也很难考证。不过,相对来说,本篇还是以为香港导演张鑫炎赴大陆拍的一系列少林片,是比较纯粹地表现少林拳精要的功夫电影。《少林寺》中众僧演武的场景,看得人目眩神驰,恐怕正是体现少林拳博大精深之处吧。既然少林分南北,南少林的武功也在功夫电影中频繁出现,其中尤以香港著名动作指导兼导演刘家良师傅的一系列影片为代表,如《少林三十六房》系列,就将南少林内练功的详细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电影中描绘未必完全属实,但以刘师父洪拳嫡系传人的身份,以及洪拳与南少林的极大渊源来看,"刘家班"操作的南少林功夫更具有权威性。

【太极拳】

  武侠小说中,素有少林武当为泰山北斗的说法,而武当派的招牌功夫,就是"太极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关于张三丰本人的传奇经历,也是众说纷纭,一说他曾为少林弟子,后出寺自创门派。

  这些古代的传奇都已很难考证了,目前在全世界被广泛习练的"太极拳",都是现代分支。有史可察的太极拳,最早演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姓家族成员中。相传陈氏先人陈王廷,在明亡后无心功名,在家潜心造拳,结合家传拳艺和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配以阴阳开合之理和《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之法,创出了一套内外双修的拳术。太极拳在内讲究意气流动循环,在外讲究肢体动作的圆融连绵,是极讲究形神高度的一门功夫。太极拳目前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派别,在具体动作特征上有所区别。

  因为太极拳强调内外双修,外在动作柔密圆转,没有特别刚猛的动作,加上套路发展完备成熟,因此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修生养性的首选拳术。功夫电影中对太极拳的表现也很多,这其中以袁和平导演的《太极张三丰》成就最大。这并非其中的太极拳演练最正宗,而在于袁和平以最有神采的方式,表现了太极拳的精髓。片中由李连杰扮演的张三丰,在领悟并开创"太极拳"的那一段场景,都将太极拳的基本拳理,讲得非常通俗易懂。在招式设计方面,虽然该片有很多高来高去的极端夸张的镜头,张三丰初演太极拳那段也被渲染得很有神奇效果,但李连杰那舒展绵密、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还是深得太极拳"以柔克刚"的个中三昧。


  【形意拳】

  和少林拳一样,形意拳也非单一拳种,乃多种拳法的合称。传说中形意拳的创始人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这自然是有待考证的。形意拳总的说来,在内是本着阴阳造化、五行生克的原理,在外是模仿各种凶禽猛兽的扑击特征,以达到强身健体和克敌制胜的目标。

  应当说,形意拳从原理上来说,也是内外双修的功夫。但是,无论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还是在功夫电影的表现时,都更注重它的"形"。经典的形意拳共有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十二形拳,每一形都有一套规定动作,同时,十二形又可以连环使用,借用不同动物的习性,能做到攻守兼备,同时也能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和太极拳一样,形意拳或其中的单一拳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修习的最常见拳术。

  然而,在功夫电影中,由于形意拳外在动作主要以各类凶禽猛兽为参考,它几乎成为坏蛋或败类的招牌拳法,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少林寺》中"秃鹰"的鹰爪功,就是十二形中"鹰形拳"的强化版。香港功夫电影中,还有很多零零碎碎出现的形意拳。但若轮到形意拳表现的完整性,还是几部国产电影贡献较大。例如《天国恩仇》和《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中,都有大段的虎、蛇、鹰、熊等形拳演示,在当时的国产功夫片中,还形成为一种很流行的现象。


  【八卦拳】

  八卦拳的祖师是明末清初的董海川,他从游仙道人何道源处学得八卦真传,攻成下山后乃创立八卦门。八卦拳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四象八卦为原理,具有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意思。外在的动作形态上,创立了"游走"的攻击与防御方式,通过一定的步法,使得攻守圆转自如,力道层出不穷。因为"八卦拳"的步法灵活多变,矫若天龙,加上以掌法为主,所以历史上又有"八卦游龙掌"之说。

  "八卦拳"在不少功夫电影中都有提及,但是,集中表现它的神妙的,有一部国产电影《武林志》,不少七十年代出生的功夫片爱好者,应当对此片有很深的印象。从该片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虽然八卦拳和太极拳一样使用柔劲,但它也很强调刚劲的,确切的说,是以柔劲之意发出刚劲之实。因此,八卦拳中也有"寸劲"的拳法,即在极短的距离内,激发出很强劲的力道,《武林志》中伸掌李在岸边一掌打死牛二,用的就是"寸劲"。



  【通臂拳】
   通臂拳也是中国古拳法之一了,是一种典型的长击类拳术,攻击时力通于臂,圆抡摔拍,直出穿点;同时又强调力由背而通,因此有时也被称为"通背拳"。

  通臂拳最初的创始已经不可考了,近现代流传的,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和"劈挂通臂"三种。虽然具体招式有区别,她们在基本原理上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放松肩关节,使两条臂膀活如灵鞭,硬如钢铁。招式上多采用摔、拍、穿、劈、钻五种基本拳法,身法则崇尚快捷,其中手抹搓、脚震踏、发出噼啪、踢跶声音的特征,都是其他拳法所没有的。可以说,通臂拳是北方拳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大开大合,走刚猛简洁的路线。

  功夫电影中对通臂拳的描述实在算不上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应当是香港电影《功夫皇帝方世玉》中,由赵文卓扮演的角色使的就是通臂拳。但见双臂动处,快捷无比,而且无坚不摧,力大招沉,攻击范围很大,很好地突出了通臂拳的特点。


  【螳螂拳】

  从名字来看,螳螂拳应当也属于形意拳的一种,因为该拳法也是取动物之形体动作改造而成。但是,与虎、熊、蛇、鹰等凶禽猛兽相比,螳螂的动作独树一格,因而螳螂拳在发展中,逐渐脱离经典的形意拳,而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流派。

  相传螳螂拳是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观螳螂与蝉搏斗,因而有感所创。螳螂拳敏捷有力,长短并用,富于攻击性。而且手足齐动,窜跳迅猛,在外门功夫中算是比较另类的,正因为如此,螳螂拳攻击起来才让对方防不胜防。

  螳螂拳具有很形象而特殊的动作特征,它的手形以及门户身形都是模仿螳螂的姿态,并且傍以身形的轻轻摇晃,让对方很难判断攻击方向。因为这种特殊性,螳螂拳在很多功夫电影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最有名的,当然是《少林寺》中由于海扮演的师父的螳螂拳,后来于海还在《南北少林》中继续演练这一拳法。香港功夫片中,也常拿螳螂拳来作为比较猎奇的招术,例如袁和平导演的《南北醉拳》中,北派醉拳的代表人物千醉翁的绝招就是"醉螳螂",是将醉拳的步法与意念和螳螂的攻守身形相结合,效果很好。实际上,这也反映出螳螂拳的适应性,因为它主要是一种外家功架,所以可以和很多不同的内核结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如太极螳螂拳、六合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等。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5-11-2 21:18
【洪拳】
  洪拳是"南拳"中的一个大系,乃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相传为南少林弟子洪熙官所创。洪拳也并非单一拳术,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十形拳等,此外还有相应的兵器用法。
  作为一门综合的南派拳术,洪拳具有南拳的典型特征,那就是腰马沉稳,劲道十足。各种分支拳法中拳形多样复杂,步法是为了灵活地配合拳法,很少会踢对方上三路。因此,有人总结洪拳最基本的要求是"铜桥铁马"。这里"桥"是指手的前臂,"马"是指马步,合起来就是指手脚并用,周身浑然一体。对"桥"与"马"的重视,是洪拳的一大特色,洪拳中共有十二桥手和十二桥马,同时二者的配合又克分为"长桥大马"与"窄桥短马",前者乃大开大合,御敌于三关之外的招式;后者则是贴身近攻的法门。可长可短,可攻可守,可刚可柔,洪拳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终于气象森严,成为国术的一大派,并影响到很多南方武术的派别。
  我们在很多功夫电影中看到的人和故事,其实都和洪拳有关,例如洪熙官、方世玉、铁桥三、黄飞鸿等,他们的故事被一遍遍地搬上银幕。从表现洪拳的特色来说,香港演员邱建国主演的几部电影,如《南拳王》、《南拳王之气壮山河》、《铁桥三》等,都有对洪拳马步沉稳以及桥手硬朗的突出描写。其中铁桥三的成名绝技"铁线拳"就是专为锻炼桥手之用,相传此公只手平桥能挂起六名壮汉,"铁桥"名不虚传。至于李连杰及赵文卓主演的几部《黄飞鸿》,因为武术指导都是北派的袁和平,所以桥手之技反而没有被突出,不过,从黄飞鸿那招著名的"摊手吊马"的起手造型,就是洪拳十二桥马中的"吊马"了。
【咏春拳】
  咏春拳和洪拳一样,都和南少林有很大的渊源。相传南少林因为支址辞逡迨浚 慌淹匠雎艉笠 垂俦 Ы耍 挥屑父雒磐教映觯 窦浯 党破湮?少林五祖"。关于这五祖的具体身份,一说为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五人,另一说为五枚、至善、白眉、冯道德、苗显。咏春拳的祖师五枚,逃出追捕后隐居在四川云南边境的大凉山白鹤观内,她通过反思少林拳法的利弊,新创出了弥补少林拳法刚猛有余、灵活不足的新拳法,后来传给了严咏春,并由咏春的丈夫为新拳术起名为"咏春拳"。
  咏春拳采用的是"短桥窄马"和"近距离战术",贴身攻击能力很强。见识过咏春拳演示会的,应当对师傅们近身攻击的迅猛性感到震惊。"短桥"只是只实战时双方的距离,并不代表咏春拳不使用"长桥";实际上,咏春拳的"长桥手"比很多拳术的攻击范围都远,只是由于采用贴身短打的战略,才容易让人产生擅长"短桥"的错觉。"窄马"是咏春的特色,相对于原少林系的"四平马"、"前弓后箭马"等"宽马",咏春的"二字钳羊马"和"前箭后弓马"等"窄马"要更为灵活。其实,"灵活"就是咏春最大的特征,它不像其他拳术那样有很强的套路意识,入门者要学习的只是最基本但同时也是最精锐的招式,具体的打法则根据对手的不同而变化。
  以咏春拳为描写主体的功夫电影很多,例如袁和平导演的那部《咏春》,就是完整讲述严咏春惩恶霸的故事。其中还有咏春用"二字钳羊马"刁难丈夫的场景。但总体说来,北派出身的袁和平指导下的咏春拳表现并不正宗,进攻中的"短桥窄马"根本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反倒是北派擅长的大幅度腾空翻越及高踢动作时常出现。相对而言,洪金宝导演的两部电影《败家仔》和《赞先生与找钱华》,对咏春拳有更为忠实的体现。两部电影分别是以咏春拳第六、七代传人梁赞和陈华顺为主人公,其他咏春门名人如黄华宝、梁二娣也有出现。片中传授咏春拳的场面,很详细地阐释了咏春拳的拳理精要,"长短桥并用"、"贴身近攻"、"步步进逼"、" 黐手"练习等都得到了全面体现,再加上几位主演洪金宝、林正英、元彪、梁家仁等本身都修习过咏春拳,使得这两部电影成为演示咏春拳的杰作。
  【截拳道】
  地球人都知道,截拳道是李小龙创立的独门功夫。如果从门派渊源来看,李小龙和咏春拳有极大的缘分,他曾经跟随咏春拳第八代传人叶问宗师学习。然而,李小龙的功夫内涵远不止咏春一脉,它的功夫体系中还包括来自太极、泰拳、空手道、柔道、跆拳道、合气道、菲律宾武术等世界武道精华,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创新和完善"截拳道"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截拳道"是最兼容并包和融会贯通的功夫。
  实际上,具体阐述"截拳道"是什么功夫是很难的,它的原理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对方打到你之前把对方打倒。但越是简单的事务蕴涵着越深刻的哲理。"截拳道"本身并不止是一种拳术,它更是李小龙一生哲学思想的浓缩。简而言之,"截拳道"是对武术外在形式的突破,同时也是对自身体能和认识的突破。具体分析"截拳道"有什么基本招式是无意义的,甚至连解释"截拳道"这个名字都是非常可笑的,因为李小龙创立它的本来目的,就是要宣传一种武学上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将技巧隐于无形"。
  充分体现"截拳道"特征的,当然是李小龙自己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每部都是展示"截拳道"精神与功法的绝品。此外,陈嘉上导演、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在精神气质上和李小龙一脉相承,在动作设计上也以更为现代的方式体现了"截拳道"的基本原理,同样是功夫迷们心目中的珍品。
  【猴拳】
  与以上介绍的拳法种类不同的是,猴拳虽然在国术中的确存在,但它从来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门派出现过,在民间传播的影响力方面远远不如上面几个拳种。但是,在功夫电影中,如果缺少了猴拳,恐怕也会失去不少乐趣。
总的说来,猴拳和螳螂拳一样,都是一种外家形拳。是通过模仿猿猴的跳跃、闪避、抓挠、翻腾等动作,将攻击性招术融入灵活的身法当中,近可贴身攻击,远可跳跃游走。猴拳的主要特色在于灵敏善变,出手脆快。
  正如同在自然界中,猿猴并不是很具杀伤力一样,猴拳在很多功夫电影中也多是作为活跃气氛的陪衬出现。但香港导演刘家良却对猴拳情有独钟,拍过两部以猴拳为主体的电影:1979年的《疯猴》与2002年的《醉猴》。在电影中,刘师父将洪拳的灵敏多变与猴拳的身形与步法结合起来,使得猴拳在更具有观赏性的同时,攻击力也大大加强。特别是在《醉猴》中,更是提出了"硬猴拳"的概念,吸收了"寸劲"的技巧,融合醉拳的身形步法,使猴拳变得更加正气而凌厉。
  【醉拳】
  和猴拳一样,醉拳也是我们经常接触,却没有门派根基的一种拳法。事实上,它都很难被称之为拳法,因为它基本上只是一种身形和步法而已,具体耍的是以什么为内核的拳,则要因各人的兴趣而定了。
  醉拳的身形与步法,是对传统武术功架的一次革命。特别是南派拳法当中,都强调马步沉稳,气渊如山。但醉拳恰恰是身形飘忽、步法虚浮的。醉拳的这种特性,看似和传统国术理论相悖,其实是"灵活性"的一种体现。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醉拳动而不稳的架势,一方面能充分迷惑对方,使之搞不清楚己方进攻的路线;另一方面,在酒精刺激下的人体,会表现出平时更强大的力量,抗击打能力也得到增强,因此在对抗中更有胜算。由于醉拳基本上只是一种身法和步法,所以它常常和各种外形拳配合,形成不同的醉拳种类,如前面介绍过的"醉螳螂"和"醉猴拳"。
  功夫电影中,"醉拳"也是个表现热点。成龙的两部《醉拳》是经典自不必说,他在其中打的是"醉八仙"。有趣的是,时隔十几年的两部《醉拳》分别由袁和平与刘家良这一北一南两派动作指导的代表人物作武术指导,动作风格却差不多,一套八式"醉八仙"基本上还是同一模式。这当中,其实是袁和平的老版向南派作了改善,充分表明袁八爷的风格其实是可南可北的。在《少林寺》中,我们能看到明显风格不同的醉拳。此外,在《南北醉拳》中,袁和平也利用螳螂的身形手法,给"北醉拳"设计了更多的腿部动作,展现了北派功夫更加凌厉威猛的特征。当然,最具北派"醉拳"风范的,还是《铁鸡斗蜈蚣》中的由李连杰演练的那套,同样是由袁和平设计的。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介绍中,功夫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拳术,都是经过改造的,是为了在动作上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有些改造是对原有功夫套路进行了精简,而有些则是增加了花招。在功夫电影中,还有一类拳术,是专门为了拍电影而"发明"出来了的,不妨称其为"奇拳怪招"。例如上面提及过的《南北醉拳》中就有两个流氓打"鸡拳"和"鸭拳",而片中还出现了所谓"病君"独创的"探脉手"。如果翻看袁和平的电影履历,会发现此公实在是创造"奇功怪招"的高手,最离谱的一次,是在甄子丹主演的《情逢敌手》当中,将西方流行的霹雳舞与功夫片中的基本体能技巧结合起来,堪称异想天开了。
  其实,仔细分析的话,这些所谓"奇拳怪招"其实也都并不奇怪,它们往往与其他拳种有着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中国拳法里,有外形拳和内家拳之分,同时还有相对独立的身法与步法。有时候,一些"奇拳怪招"就是将不同的外形拳与身形步法搭配而形成新的"组合拳",如"醉太极"、"醉螳螂"之类。所谓"鸡拳""鸭拳"其实和形意拳里的"鹤拳"差别不大,只不过更为滑稽而已。反正这都是陪衬的功夫,观众也不会认真的。有些"奇拳怪招"虽然看似原创,其实却和已有拳法是近亲。例如那个"探脉手",其实还是醉拳的身形步法,然后加上咏春的桥手,并将醉拳的"杯形手"改为"鹤嘴"而已。实际上,"奇拳怪招"这个名字已经揭示了这些动作的花招本质,因为功夫从来都是以实用为主的,为求新求怪而独创的武功,已经偏离了功夫的本意。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奇拳怪招"在功夫电影中又是不可少的,正是他们增加了电影的娱乐性,也向我们展示了功夫片导演和动作设计者们无所不能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正是电影得以成为一种充满创造力艺术的秘密所在。


作者: JRORIN    时间: 2015-11-2 21:26
电影就是娱乐下,要票房而已。

作者: 真假面超人v3    时间: 2015-11-2 21:28
花架子?
作者: 中国龙    时间: 2015-11-2 21:30
电影就是娱乐
作者: YANGYANG    时间: 2015-11-2 21:30
电影里没有实战的技巧吗?
作者: 龍爬滿了身    时间: 2015-11-2 21:32
我只会动感波波拳!总之有劳楼主科普
作者: 限制级龙卷风    时间: 2015-11-2 21:47
专家
作者: frostleft    时间: 2015-11-2 22:20
别的不说,单说太极,每次看到他们打到最后就和柔道一样了
作者: 酒醉丶微醺    时间: 2015-11-2 22:25
南拳北腿

作者: 三文鱼    时间: 2015-11-3 00:02
不得不说,认识中国功夫,电影贡献不可估量
作者: 凌汤圆    时间: 2015-11-3 00:25
导火线

作者: 不戒不戒    时间: 2015-11-3 04:58
小时候'洒家常常仰望星空'中国功夫这么牛逼怎么叫外族打的这么惨'闹半天洒家给忽悠了
作者: 月色远山    时间: 2015-11-3 08:33
话说,元家班最初的时候是演杂技的,是著名的龙套班……
作者: 泡泡熊    时间: 2015-11-3 09:01
少林的不错啊           
作者: ghf331    时间: 2015-11-3 12:05
中国功夫一点点仅存于功夫电影里了

作者: shadowboss    时间: 2015-11-3 18:29
下次楼主可以介绍介绍邵氏电影公司的作品
作者: 汤姆叔叔    时间: 2015-11-3 19:24
挺好的科普帖,以前都没有认真了解过

作者: 凌汤圆    时间: 2015-11-6 00:20
深奥了 还不大理解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