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太极拳“养”的功夫--冯志强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龙    时间: 2015-11-9 11:10
标题: 太极拳“养”的功夫--冯志强
太极功夫包括养生功夫和技击功夫,两者统一方合太极之道。怎样才能练好太极功夫?概言之,一要明理,二要会练,三要懂养,三者具备,才能功夫上身。

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既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懂养。不会练即不会养,不懂养即会伤,会练会养才能成功。

第一要懂养什么?即内养三宝精气神,外养三体身手步;内养津血液,外养筋骨肉;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全体;在内养性养德,在外养形养拳;养后天,返先天;养先天,化后天。养是多方面的,包罗万象,贯穿始终。太极拳“养”的功夫--冯志强太极功夫包

第二要懂如何养?修心养性,修身养拳,全凭心意用功。心为一身之主,人之七情六欲皆由心生,活动太过则损三宝、伤先天。所以,会练懂养,一在心、二得中、三逆运。
一在心,即清静之心能养精,平和之心能养气,虚无之心能养神,宽容之心能养性,行善之心能养德,诚敬之心能养道,平淡之心养五脏,舒畅之心能养形,中正之心能养拳,坚韧之心能养志。夫上身。    
二得中,即行拳练功,推手较技,处世待人皆要致中达和,心诚中和,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不顶不丢,刚柔参半,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行于中,转于中,开于中,合于中,伏于中,发于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得其中和之道而养之。行中和元气,养浩然正气。
三逆运,即逆运先天真阳,不为后天假阳所伤。如:后天识神当道,心思乱用,则先天元神受损;逆运者收心求静,抑制后天妄动,而养先天。如:后天之精满则溢,若耗损过度,则先天元精受损;逆运者练精化气,使精液上升练化为气血还原于身则为养。如:心为离火,肾为坎水,火性炎上,水性就下,若心肾不交,久之会伤;逆运者意守丹田,使神下行,气沉足底,引火归源,以水济火,心肾相交则为养。如:人习惯用后天拙力,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而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逆运者以先天混元气发动肢体运动,劲由内换,力从人借,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修炼太极拳功,不懂逆运之理,就不会练,不会养。
  太极拳“养”的功夫--冯志强太极功夫包
第三要懂怎样练为养,怎样练会伤。
如:静练为养,急练会伤;
慢练为养,快练会伤;括养生功夫和技击功夫,两者统一方合太极之
放松练为养,紧张练会伤;
用意练为养,用力练会伤;
中和大方练为养,心存打人念会伤;夫上身。    
敛神聚气练为养,片面发劲跑气会伤;
练拳似休息为养,疲劳身心练会伤;
练拳似行气为养,努气练会伤;道。怎样才能练好太极功夫?概言之,一要明
推手善柔化松放者为养,顶力相抗不善运化者会伤。
会练懂养既可却病延年,使精气神三宝亏者复原,圆者更圆;又能增长功力,使自身混元太极体的气能、电能、磁能不断增强,形成威慑力,出神入化,功夫攀入大成。

作者: 瞌睡的熊    时间: 2015-11-9 11:27
三分炼七分养
作者: ghf331    时间: 2015-11-9 11:34
原来是像小叶紫檀一样,需要养的

作者: JRORIN    时间: 2015-11-9 12:05
很喜欢这养啊
作者: 男哥    时间: 2015-11-9 12:10
学了 好

作者: 月色远山    时间: 2015-11-9 12:13
太极拳,除了公园大爷用来骗大妈,还有别的用吗?
作者: 破军七杀    时间: 2015-11-9 12:14
养心炼体是为武
作者: 叶问    时间: 2015-11-9 12:15
太极拳可是一门非常深的功夫啊

作者: YANGYANG    时间: 2015-11-9 12:15
静、慢、放松
作者: 不戒不戒    时间: 2015-11-9 13:47
如果有气功'那就是太极了'
作者: shadowboss    时间: 2015-11-9 14:56
太极太玄乎,看看就好...我是玩不来...
作者: 汤姆叔叔    时间: 2015-11-9 16:02
太极拳也是良莠不齐

作者: 悟韧    时间: 2015-11-9 18:07
总是疑问,太近拳的技击行吗
作者: 真假面超人v3    时间: 2015-11-9 19:16
看来我要痒痒了
作者: 酒醉丶微醺    时间: 2015-11-9 19:42
强身健体

作者: 会飞的小毛驴    时间: 2015-11-9 19:49
过来看看!
作者: gaosencctv    时间: 2015-11-9 19:59
没看过用于打架的太极
作者: 三文鱼    时间: 2015-11-9 22:07
哇塞!头衔武神!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