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生活谣言破解之109:护肤品越贵越好? [打印本页]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5-12-8 19:25
标题: 生活谣言破解之109:护肤品越贵越好?

  真相:选择护肤品要根据自己的肤质而非年龄,同时,护肤品并非越贵越好。

  首先,任何产品价格的定位都是来自市场定位和广告等多方面考量,高端产品往往宣传某一成分的神奇效果,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超常规定价,一来巩固它们在行业中的高端地位,二来引起消费者关注。但实际上各个价位都有优良的产品,护肤品的价格不代表质量优劣。

  其次,很多人在谈论护肤品“耐受”实际上是与医药学领域的概念“耐药”混淆了,“耐药”又称为抗药性,是指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药效会逐渐减低,之后再使用须增加剂量,而目前关于护肤品耐药性并不是一个确切说法,且护肤品活性一般,不太可能出现效果减弱的情况。

  皮肤护理所说的“耐受”真正是指皮肤对某一种成分的接受程度,护肤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发挥有益的生理效应,但也可能带来红斑、蜕皮等副作用,这种不“耐受”通常和浓度有关,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皮肤会逐渐适应,这个过程就是皮肤对护肤品的“耐受”,并非通常所说的护肤品要越用越好。

  最后,选择护肤品最先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肤质,是油腻还是干燥,容易过敏还是耐受性好。因为即使同年龄段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肤质,选择的护肤品也不尽相同。

  综述, 选择护肤品要根据自己的肤质而非年龄。另外,各种价位的护肤品都有出色的产品,并非越贵越好。



作者: yws    时间: 2015-12-8 19:26
这个倒是真的

作者: 467506770    时间: 2015-12-8 19:44
不用护肤品最好
作者: 汤姆叔叔    时间: 2015-12-8 19:54
只是要价高

作者: zgyak47    时间: 2015-12-8 20:17
我用大宝挺好的
作者: JRORIN    时间: 2015-12-8 20:32
的确是这样

作者: YANGYANG    时间: 2015-12-8 20:40
用着适合才是好
作者: 莫轻狂    时间: 2015-12-8 21:20
合适最好

作者: 已然    时间: 2015-12-8 21:28
我就觉得女人们都是小白鼠

作者: GAS甩棍Paul    时间: 2015-12-8 21:53
最不相信的就是广告,
作者: ghf331    时间: 2015-12-8 22:15
刚毕业那阵,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有个美女同事扔了三万多买的一套化妆品,听她说,曝光那个致癌

作者: 青岛尖兵    时间: 2015-12-8 22:52

作者: 醉剑飘香    时间: 2015-12-9 00:21
便宜有好货

作者: shadowboss    时间: 2015-12-9 01:17
以内养外最好......
作者: 月色远山    时间: 2015-12-9 08:38
这个,真不是谣言,越贵的护肤品效果越好,这是肯定的!所有漂亮女人,都是钱堆出来的……
作者: 中国龙    时间: 2015-12-9 08:45
越贵越好
作者: 泡泡熊    时间: 2015-12-9 10:18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只要别是假货。
作者: gaosencctv    时间: 2015-12-9 10:57
婴儿的用品最好
作者: 酒醉丶微醺    时间: 2015-12-9 15:22


作者: wflnet    时间: 2016-3-5 12:29
见人见智。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6-3-10 18:07
yws 发表于 2015-12-8 19:26
这个倒是真的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6-3-10 18:07
467506770 发表于 2015-12-8 19:44
不用护肤品最好

即使是男人,也最好好好护理一下皮肤。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6-3-10 18:08
汤姆叔叔 发表于 2015-12-8 19:54
只是要价高

你比较有钱!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6-3-10 18:08
zgyak47 发表于 2015-12-8 20:17
我用大宝挺好的

护肤品根据个人肤质来,选对很重要。
作者: 888888    时间: 2016-5-1 13:23
我不护肤的
作者: 末来战士    时间: 2016-5-28 11:42

作者: WSK88888    时间: 2016-5-28 19:39
我用大宝挺好的而且还便宜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