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祁县戴氏心意拳史话(转)
[打印本页]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6-1-27 21:36
标题:
祁县戴氏心意拳史话(转)
曹继植
山西为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历代用兵争夺之要害。而地处晋中盆地的祁县,自古尚武之风盛行,武侠良师辈出,可谓人杰地灵,武艺精湛,堪称武术文化之源头。
拳种源流与衍传
祁县文化发达,历史悠久,武术拳种繁多。既有名扬四海的戴氏心意拳,又有初具规模的公议拳,另外太极拳、形意拳、长拳、通臂拳也流传于祁县境内,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为清朝乾隆年间本县小韩村人戴隆邦(1720—1809)所创。戴氏为祁县名门望族,明朝历代为官,族人文化深厚,多为文武全才。而戴隆邦则是族人之俊杰,武林之精英,是开创中华武术历史先河的巨子。是他将心意拳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经过家传和友传两支源流而创编了风格独特的“戴家拳”(后定名为戴氏心意拳)。心意拳古称意拳,据古拳谱记载,此拳首创于宋朝民族英雄岳飞,雏型拳法为为数不多的象形拳,后经历代传人完善提高,从而逐步形成现代拳法风貌。从历史分析,弘扬发展心意拳的两代宗师皆为明朝人,一为明代中叶祁县戴家先祖戴伯苗(1527—1625),一为明末清初永济县的姬龙风(1602—1680)。据古拳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牛皋的后裔牛庆离秦赴豫,在河南开封结识了贸易东京的戴伯苗,伯苗以武交友,以商养武,从牛庆与焦鹏手中学到岳飞所创之意拳,同时戚继光之好友唐荆川还授于他枪法。伯苗得其意拳之后,传于族人明代进士戴运昌,运昌再传次子戴廷木式,廷木式传于族侄戴环、戴玖,环、玖兄弟传于聪颖绝顶的戴隆邦。就在家传意拳之际,还有一支溪流将岳氏意拳传于戴隆邦之手。明末清初,姬龙风在终南山得到岳氏意拳,为钻研斯拳,不惜十年功夫在少林寺精心磨砺,终成“神枪大龙”,其间,他单枪独闯大清兵营,在潼关搭救出明总兵郑万元;康熙初年他二人暗渡祁县丹枫阁,参与过反清复明大行动;反清失败离祁之后,姬龙风寿终正寝,郑万元则隐名郑氏代师传艺,终将意拳授于靖远总领大都督曹继武。乾隆五年,曹于池州将所学之意拳传于戴隆邦。乾隆中晚期,戴隆邦离晋赴豫在河南佘旗镇(今社旗县)开设广盛镖局,以镖护商,以武交友,又吸收了河南意拳、山东螳螂拳以及牛皋的后裔牛希贤的岳氏意拳,同时又将先祖戴伯苗沿传下来的武当导引功——浑元桩(即蹲猴势),定型为意拳的桩功,形成了有起有落、有吞有吐、有斜有正、有横有顺的与别的拳种风格迥然不同的拳种。戴隆邦在改进、提高意拳的同时,又新编了充盈五行相生相克的五行拳法(劈崩钻炮横),处处孕育阴阳哲理,势势反映生克衍变,终于独创了风行全国的四大名拳之首的心意拳。心意拳形成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传拳宥于戴家一门,戴隆邦传子文良(大闾)、文熊(二闾)、郭维汉(妻侄),文熊传子五昌、女花奴、族人戴良栋,良栋传子戴魁,后传侄戴宏勋,戴魁一生闹嗜毫(抽大烟土),娶妻三房未曾生育,直到清末明初,他才传拳于祁县籍外姓人,后到呼和浩特及包头,收徒传艺。外姓弟子主要有:岳蕴忠、高升祯、马二牛、王国安、段锡福、原德胜、任大华、赵万跃、田九元、王映海、王步昌、高树声、程连风、王德胜、李玉秀、马士龙、程象山、李耀仙、柳焕英、张玉宸、郭云田、史雄霸、段仙、范生、孔繁新、渠本源。
戴氏心意拳外传之初,由郭维汉传于祁县籍外姓人,后又传河北深州人士李洛能,传李斯拳时,郭以“象形取意”为理论根据,改心意为形,取名叫“形意拳”。郭维汉门下弟子主要有贾大俊、刘锦林、程大、程二、吕海根、李洛能等。
拳术内容与特点
戴氏心意拳源于祁县,根深蒂固,蕴藏着浓郁的祁县文化,其内容和特点是:
1、手拳内容:
(1)五行拳:五行乃金、木、水、火、土,有相生相克之自然现象,五行拳则对应自然生发为劈、崩、钻、炮、横之拳法径道。
(2)十大形:十大形是象形取意之拳法,意采猛兽之敌斗动作而创编出十大形,这就是:龙、虎、蛇、猴、马、鹰、鹞、鸡、燕、熊。
(3)七小形;也属象形拳法,但从性能相比则不可与十大形匹敌,故为七小形,它们是豹、猫、牛、鹿、鹤、鹊、鲐。皆为动物,不含昆虫。
(4)七炮:戴氏心意拳属爆发性极强的内功拳,尽管有“把把是炮”之说,但冠名“炮”字的拳法是七炮,它们是追风炮、通天炮、捉边炮、摸边炮、斩手炮、连珠炮、掘地炮。
(5)七膀:膀为上肢之根,在贴身近战时有重型炸弹之威,名曰“鹞入林膀、犁行膀、裹风膀、云磨膀、押磨膀、人字膀、坡落膀”,以上是戴氏心意拳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若干散手和点穴法。
2、步法方面有:车轮步、地盘步、转轮步、箭步、串子步、疾步、快步、蛇行步、龙行步、鸡行步、倒撤步、熊行步、四平步、寸步、马步、拗步、侧风步。
3、套路方面有:交际四把(头把横拳、二把挑顶、三把鹰抓、四把斩手炮),闸势归宗,五趟闸势,心意少林把。
4、器械有:六合刀、六合枪、六合棍、六合剑、峨嵋刺、麟角刀、凤翅膛、大杆等。
拳法特点:
1、由内催外,以根带梢。心意拳是重神不重形,重内不重外,意识、动作、呼吸紧密配合的内功拳,由于此拳重意,故有“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之理。此拳以丹田为轴心,以轴催肢体,内劲发自丹田,以意领气,以气催劲,丹田一动浑身动,内劲一发劲无穷,看其肢体触人,实则内劲作用也。
2、以圆构型,攻防自如。心意拳讲究阴阳圆润,势式圆弧。圆则滚,滚则进,故在进退中形成上旋下旋、内旋外旋、平旋立旋、横旋顺旋。旋为形,滚为劲,动之如螺旋,无坚不摧,起落似弹簧,蓄劲呈威。看其攻,攻中有防。观其防,防中有攻。身落手起束中进,身起手落展中击。正如《国技略论》所云:“八卦以巧制胜,如岳家之善用奇也,心意壁垒森严,如岳家之善用正也。心意之妙尤在简约而易于专精,其搏击时,横略带曲势,取有余不尽之意,其身法亦贵有圆势,其十形中尤多合导引之义,是其为南宗内家之学也”。
3、刚柔相济,积柔成刚。练此拳须肌肉放松,去其拙力,刚柔相济,产生内劲,由刚入柔,以养丹田之气。练到一定程度,方可快慢相间,强化思维,寓柔寓刚,让思维对动作产生理性认识,以提高瞬息万变的应变能力。这是条件对思维,思维对条件的反射。动作轻柔而思维深沉,动作刚猛而思维敏捷,进尔转入灵动。灵动不仅是功艺的再发展,而且是对思维的再提高,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是“拳无拳来艺无艺,无意之中出真艺”的升华。
4、朴实无华,旨在实用。戴氏拳简练朴实,贵在实用。动作讲究短促明快,严密紧凑,沉实稳固,内外合一。“能在一寸前,莫在一寸后”,“一寸为先,一发即至”,“打人不见形,见形不为能”,“起无形,落无迹,遇敌好似火烧身”。
拳法功能与价值
戴氏心意拳历尽坎坷而顽强地闪烁光芒,就在于它有高超的技击功能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技击功能:
(一)劲足气盛、稳实有力是技击的重要因素。劲要足、气要盛,练好丹田是根本。体要稳,根要实,练好桩功就得益。丹田桩功是内在的统一,练桩功就是练丹田。束展势式是丹田的外壳,练丹田就是通过外壳的变化强化于内功之中。所以说,外壳的形变来源于丹田的劲变,只有劲变才能促其形变,劲变形变是相互统一的共变,只有共变才能促使丹田蓄好精、练好气、养好神,产生巨大的内劲;从而达到体健力宏,劲足气盛,能够在技击过程中产生较强的爆发力。
(二)内外合一、发劲齐猛是技击的重要条件。头和脚是人体之两极,“头为周身之主,头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劲”,脚为肢体之根,在行拳爆发中,劲自丹田出,“消息全凭后步蹬”,二者关系是对立的统一,“蹬”反作用于“顶”,“顶”来自于“蹬”。蹬而不虚如扎钉,顶而不实在虚灵,头顶则项挺,“头部正直劲气贯顶”。腿部微曲,曲则易动,动则灵敏,蹬则有劲。顶、钉密契至关重要,四梢配合也须高度统一。四梢是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行拳走势时舌抵上腭气不阻,牙齿微咬筋不滞,一旦内劲爆发,气自三心(脚心、顶心、手心)出,劲向四梢发,似有怒发冲冠,青筋突暴,肌体冷森,血冲周身之感,似有心理上威慑于敌,肢体上猛击于敌之效,如虎之恨,如龙之惊,气发声出,声随手发,手随身落,“一动而百枝摇”,故“四梢无不齐,内劲无不出矣”。
(三)起落皆打,无处不击是技击的重要环节。戴氏拳法为束展势式,束则进,展则击。随束而步进手起,随展而身起手落,身起手落都是战斗表现。进步以腿击彼,展身以手击敌,步和手又在战斗范围。虽固而有击,虽打而有固,又为固中有打,打中有固。可谓起落皆打,时时战斗。而“十三拳”还是处处可御敌的技击部位,头、背、胯是独立的战斗部位;肩、肘、手、膝、脚为左右技击武器;十三拳皆为“短兵器”,所以更适应“起也打,落也打”,“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齐,打人不见掌,见掌不为能”。心意拳是根节催梢节,内劲催外形的内功拳,根节虽短,但力度却大,只要近战就可发挥其神威。再加之此拳以圆构型,转动自如,更便于“三摇两旋”挤身入内,从而“抢占有利地势,封住对方手脚”,用“短兵器”任意开打。因而有“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拼无遮拦”之说。
健身价值:
1、导引内气舒筋活络是人体强健之源。戴氏拳是以意领气以气催劲的内功拳,气通周身经络,对调节微细血管强健内脏有着良好的作用,只要常练不懈,可以气贯周身,舒筋活络,提神壮筋。拳谱中指出“久练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小周天百病俱消,大周天长命百岁”。可见气之功能不仅是心意拳的劲源,而且有气行病除的巨大疗效。同时养丹田之束展功的起落,对内脏产生按摩作用,从而增强肺活量,强化胃功能,提高肝脏排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心血管的功能。
2、左右互练势式平衡乃矫正畸形之法。戴氏拳为发挥各个部位的技击作用,各个拳势都是左右互练,始终保持四肢的功能平衡。即便练拳之前有顺拗之习惯,也会在演练过程中得以矫正、恢复和增强功能,不会出现过于明显的不平衡现象,相反还会变拗为顺促其焕发生机。
3、刚柔相济运动适量是提高乐趣之本。戴氏拳不是偏重一方的纯刚或纯柔拳术,而是可快可慢可缓可急可柔可刚可快慢相间的自然拳,是运动量可视体质状况自行掌握的自如拳,还是内外合一、全神贯注、精气神融为一体的规范拳,又是意识作用于拳法,强化思维,增强记忆,提高敏锐力的开智拳,能够在演练过程中增进乐趣,乐趣中促进演练。
作者:
东东爱甩棍
时间:
2016-1-27 21:36
拳坛精英轶事
戴氏心意拳之所以誉满华夏,走向全国,就在于四代先祖武艺精湛,武德高尚,堪称中华武林之精英。
戴氏心意拳始祖戴隆邦青年时期即成为很有名气的武术家,为了弘扬和发展心意拳,不远万里在河南设立镖局,以武会友,以镖养武,终于创编了威震华夏的戴家拳。期间,他擂战过日本浪人,铲除过响马贼寇,济助过贫民志士,还因保镖有功得过皇帝奖赏的黄马褂,世人尊称他是心意宗师。戴隆邦的次子文熊(小名二闾)为第二代掌门人,天资聪颖,刻苦练功,曾以融内功、轻功为一体的“美人挂画”义取过沧州镖头尹玉文,从而打通了镖路上的一大险关,被北方武林界尊称为心意大侠。戴隆邦的长子戴文良武功高超,在湖北护镖过程中,曾遇响马截镖,他以二丈长白腊大杆力敌群魔,在父亲和兄弟的配合下,横扫如卷席,盖打似山塌,百十号歹人无一幸免,非死即残,为广盛镖局英名大传立下了丰功伟绩。戴二闾的闺女戴花奴虽是女流之辈,然而家拳练的极精,曾以“刀劈花烛夜”的盖世武功,震慑了大婚之夜偷袭取艺的不速之客,在闫漫村美传其事近二百年。戴隆邦的妻侄郭维汉,文化深厚,当过私塾教师,是他改心意拳为“形意拳”,并且深明大义首开拳术传于外姓人的历史先河,不仅在祁县艺传二百年,尤其是收授河北深州人士李洛能之后,李洛能广传晋、京、冀,为戴氏心意拳广泛发展谱写了代代凯歌。戴良栋是第三代掌门人,以精明强悍、智艺超群而闻名遐迩,一生不曾走出祁县,只担任过县衙捕快班头,为地方治安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他侦破过一起“洋奸大案 ”,以循物追侦法侦迹到交城,并且以高超武功闯入“葫芦峪”,义胜武友之后,又在武友的指点下飞崖登峰闯进真正的匪巢“葫芦头”,掌握了贼匪铁证,这才设计立擂,引蛇出洞,打败洋人,从而大破“洋奸大案”,被祁县人称之为“武林神探”。戴良栋的儿子戴魁,戴家拳第四代掌门人,他生于同治十三年(1875 年),从小苦练家拳,功夫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青年时期,即成为祁太有名的技击家,戴魁对于上门较技者从不以艺欺客,总让对方既不难堪,又心悦诚服,而对于横行草原、扰乱商家的拳霸六十二,他却手不留情,艺不容义,就在拳法变化的一瞬间,突然出指点穴,致使六十二麻了筋骨闭了血脉,不治而亡。戴魁穴点六十二不仅轰动了内蒙古大草原,而且唤起了晋商店员,在呼和浩特与包头传下了不少弟子,同时震动了军界和老家,收授了一大批青年农民和军人为徒,成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作者:
JRORIN
时间:
2016-1-27 21:54
多多了解下
作者:
YANGYANG
时间:
2016-1-27 21:55
学习一下
作者:
万万没想到
时间:
2016-1-27 21:57
知道祁县噪子面很好吃
作者:
都市刑警
时间:
2016-1-27 22:10
学习了
作者:
萧遥
时间:
2016-1-27 22:2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陈阜春
时间:
2016-1-27 22:49
学习学习
作者:
已然
时间:
2016-1-27 23:29
太长了
作者:
河北老張
时间:
2016-1-27 23:39
字多 看着脑袋疼
作者:
shadowboss
时间:
2016-1-28 02:47
这都几个月了还是心意拳......看来楼主对心意拳很有研究啊
作者:
陈阜春
时间:
2016-1-28 07:40
学习,感谢分享
作者:
告诉你我爱你
时间:
2016-1-28 08:09
shadowboss 发表于 2016-1-28 02:47
这都几个月了还是心意拳......看来楼主对心意拳很有研究啊
是啊很有研究
作者:
月色远山
时间:
2016-1-28 08:56
卧似一张弓
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
走路一阵风
作者:
小艾街球
时间:
2016-1-28 10:05
学习下咯
作者:
ghf331
时间:
2016-1-28 14:04
心意拳好多氏!
作者:
ghostpeg
时间:
2016-1-28 15:47
光知道祁县豆瓣……
作者:
会飞的小毛驴
时间:
2016-1-28 16:33
过来看看!
作者:
酒醉丶微醺
时间:
2016-1-28 20:15
作者:
yws
时间:
2016-1-28 22:03
顶一个
作者:
gaosencctv
时间:
2016-1-28 22:12
看看了
作者:
sainteyes
时间:
2016-2-8 19:12
呃~只是理论学习嘛~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