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浅谈中国武术及我的经历之三 [打印本页]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3 01:30
标题: 浅谈中国武术及我的经历之三

   对不住了各位这两天忙得我晕头晕脑,也没顾的上写,今天补上些。不过我不想再写过多的过程了,早点结束这个帖子,好跟大家一起讨论,再次声明我不是什么权威,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我的经历和自己的见解,代表不了别人,所以大家有砖尽管拍,兄弟接得住。其实我就是那扔出去的砖,能引出坛子里诸位的玉来,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付增光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只有他三儿子和他女婿两个人,承继了他一身的功夫,儿子叫根勇,女婿叫小年,都是小名,根勇属于先天条件比较好的,身高体壮,小年就是属于后天努力的那种,人如其名,身高不足一米七,悟性也一般(不过很精悍,瘦但是有力),就是能吃苦,不怕疼。记得我刚学鞭的时候,别人都开始跟师傅走鞭(七节鞭实战技法)走了很长时间了,他还陪我练基本招式练了好几个月,我就记得当时一招金丝缠喉,一招背鞭,他老是练不好,经常甩自己脸上背上头上,要别人早或吓或疼半天不敢动鞭了,小年是摸摸挨打的地方,自己咕哝几声,接着来。批散手也是如此,他的对手就是根勇,开始经常被根勇打得鼻青脸肿,但是这家伙逮着空就上,倒了爬起来再上,抱住了就不撒手,摔倒了也要带着你,属于死皮赖脸的打法,跟这种人打,一会就能把你打毛打烦了,忒难缠!就是这个劲头,让他在我们那群后辈中,成为比较出彩的一个人。在我开始学散手的第二年,我跟他对过一段时间,招架不来,动作太快太滑溜了,而且快中带稳,这一拳说离你眼睛二指,那绝不会碰到你睫毛上。
 老一辈拳师中还有一个我按辈分叫他三爷的,名字忘了,他当时年纪不大,四十多岁不到五十,是个光棍汉,人比较瘦削,他没什么特长,就是七节鞭练得好,平时放羊,晚年信了基督,可能耶稣看他很虔诚,第二年头上就把他叫走了。走的时候很年轻,不到60,唉!他的鞭法是真的一个好,落点准,力度大,回鞭稳,连招快。没学走鞭之前,我以为这玩意就是玩命的抡就行了,没别的东西。看他讲演才知道,这玩意是能刚能柔,能远能近,想练出徒,不是一夕两载的功夫。就说这最简单的出鞭收鞭两个动作,足足练了三四个月,还不是那么手熟。出鞭要求抖腕甩手,力度为可以让鞭头钉进树里为准(这个相对简单点,很多玩九节鞭的都会),收鞭要求回手挫腕,七节收成一节为准,光练这个,把我手腕都练肿了。
   刚学鞭的那段时间是真迷了,特别是看他露的两手,恨不得自己也马上会了,那时候从老家回来,天天早晚的练,结果发现这东西太难,慢慢的劲头就小了,别人跟我也差不多,就是一个跟他平辈的,但是年纪跟我们差不多,比我大个四五岁,他算是练得最好的。曾经跟不服的打赌,几个人拿着各种农具跟他过招,被他几下打得家伙脱手。
   在我开始学习武术的时候,除了套路外,还要练习软功,就是我们说的柔韧性。传统武术对这个要求很高。我学的时候已经15了,劈腿什么的已经很难了,我哥哥从小练得他们那帮人,都是横劈竖劈下腰样样行,连根勇那么粗壮的家伙,也是横劈竖劈180度。现在的散打选手很多柔韧性不行的,踢人家竟然会拉伤了筋,被练传统功夫的看了会笑话。或许有人觉得这个不重要,会不会下腰打劈叉跟打斗没什么关系,那都是表演中才用的着的。开始我也是这种想法,后来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武术谚语中说:练拳不连腰,终究艺不高,练拳不练腿,到老吓唬鬼。其实想一下,我们的发力点来自于哪里?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腰力不行,你就会有力用不上,进退平衡差,委身起身速度慢,影响战机。李小龙强调腰马合一,也说明腰力的重要性。另外对于想提高弹跳力的朋友,这里还可以教你一个小窍门,就是练习向后下腰,只要你坚持,一两个月就有很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你觉得现在已经跳到极点,再练也不能提高一公分的现状下,这个可以帮你。我身高1.73,助跑起跳可以摸到篮圈,而在这之前只能抓到篮网。
   学了一段时间的散手之后,简直觉得自己不得了,整天就恨不得找个人练手,开始还记得我爷爷说的话,让你们学这个不是让你们出去打架的,是为了有人打你们的时候,可以让你不挨打的。不过时间一长,就假装忘了,呵呵,要不说挟技好生非啊,再加上年轻,所以经常跟人来个街斗(主要还是学生们),打赢了回老家的时候跟平辈练拳的就开始吹了,打输的时候当然就不说了,男人吗,这点委屈就应该藏在心里,只把高兴的事跟大家分享,哈哈(我哥哥这点跟我简直得不一样,他那时候相对胆小,不敢跟人打架,曾经上高二的时候,有次回家,跟我二姑家的表哥,也是从小练武的,骑自行车跟一个痞子撞了,那小子起来就给他两一人一拳,一个青了眼,一个红了脸,不过好在练过,后边的拳脚一下也没挨上,就是回家后挨了好一通训)。我吹牛的时候被爷爷听到,免不了又一通训斥,不过处罚都不大。我想可能当师傅的都有这么个矛盾心理,既不想自己的徒弟出去惹事生非,可也不想他被人揍一顿回来。不过有人管,总还是起点用的。我后来没打架成瘾去混偏门,也多亏了他老人家经常的教训。
   17岁那年,父亲把哥哥接回了城里,要他在本地的重点高中复课一年,准备考飞行员。他去年就被选中了,可是成绩差了6分,所以这次打算再努把力。结果很不理想,这一年他是全省体检仅有的6个甲等身体之一,为此还加了15分,可他还是差了十几分,这个让他和父亲都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在当年应征入伍,当了一名武警。那段时间里我还差不多每个周末自己骑自行车回老家,继续我武术的学习。
  那两年里农村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搞起了副业,种起了蔬菜大棚,买上三轮跑起了运输,年轻的人心都开始不安分,一心想着挣钱,结了婚的更不用说,不想挣钱媳妇也不答应啊,所以晚上去练拳的越来越少,有时候整晚没有个去的,几个老人就坐在那里喝茶聊天,谈当今的世道,替哪个后生可惜,多好的练武的料,再练上几年,谁的枪就行了,谁的鞭就成了,或者谁的什么拳还差几分火候,都不来了,可惜啊,可惜,然后再回忆一下满院是人的情景,都感叹说这才几年的功夫啊,就这样了。那时候学的主要就是我了,所以一到周末回去,那几个老拳师必定都要过去,如果哪个周末没回去,他们都会等到很晚才走。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更恨不得我一下子把他们的东西都学会了弄懂了出徒了,可是艺杂必不精啊,加上我这好高骛远的秉性,辜负了我爷爷他们的一片苦心。每想到这里,我都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扎扎实实的练下去呢,哪怕多练一天也好。
  两年以后,我19岁,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也不想复课,就回了二姑家,照顾已经不能下床的爷爷,那时候爷爷已经84了,因为还想给我和哥哥打条鞭(我们的七节鞭都是爷爷自己打的),坐的时间长了,本来就椎间盘突出得很厉害,猛一起身站立不住,又摔倒了,虽然是泥土地,还是摔得不轻,从哪就下不了床,自己坐不起来,这一躺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他去世。每想到这里,我心里就一个劲的难受,现在30多了,这种感觉一点都没减少,我和哥哥不管是谁,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爷爷坟前站会,那两支鞭,我们现在都还保藏得好好的,不舍得用。
  那时候已经没有人再来练拳了,几个老拳师也先后去世,我爷爷躺在床上,还经常用手跟我比划,怕我偷懒,经常跟我说,功夫功夫,用时间练出来的才叫功夫,没有那个时间练,出不来真功夫。
   我在二姑家照顾爷爷10个月,一直到他去世。期间本地组织过一次业余的搏击比赛,我报了名却没参加成,因为很不正规,根本没人通知你什么时候开始预赛复赛,都是自己去拿通知,我还傻傻的跟我妈说,要是有人把比赛时间表送来了,你往二姑家打电话啊,结果等我等不及了去问,人家说早比完了,我当时一生气,打听到前四名,想挨个去跟他们比试,结果只找到了第三名,这人体型跟我相似(当时我体重65公斤左右,这个体型一直保持到结婚后一年),比我大三岁,通过别人联系上,就说是有人想切磋交流一下,以武会友,开始怕他不同意,结果很痛快的就答应了。第一次跟练过的人交手,开始心里也是没底,几个回合之后慢慢定下心来,最后用连续的腿法胜了他。从那以后信心大增,开始有点目中无人,于是想挑战更高级别的对手。
   那年夏天,地级市一个拳击教练来到我们县里,教授拳击,据说此人曾在全市的拳击赛中拿过很好的名次,在省内同级别比赛中也打进过前八,刚好我一个同学就报了名,回家一起玩的时候就跟我说拳击多了不起,他教练多厉害。我当时对别的搏击术不了解,一心认为除了中国功夫,别的都是草包,跟那个同学现场比划,他当然不行,我嘲笑他学的东西垃圾,他跟我说,我刚学了几天,有本事找我师傅练去,我说去就去,把你师傅也打趴下,看你以后还吹牛。这个教练姓张,30多岁,人很和善,听到我的来意后说我只会拳击,别的不会,而且咱两论起来体重不是一个级别(他自己说是75公斤级),没法打。我当时确实年轻气盛,说会打架就行,拳击不也是打架吗?街上打架还分级别吗?张教练听了说,那行,那就练练吧。然后一起到他教学的地方,他简单的讲了一下拳击的规则和禁击部位,我说行,都听你的,只要你让我用腿就行。刚一开始,我以为这教练比我同学难对付不了哪去,毕竟他只有两只手吗,用不了几下就能让他知难而退,可打起来才知道,敢情光用手也这么厉害啊。对于拳击手而言,他的上身防御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真的是超强,两手一举,身子一矮,几乎整个上身都没有破绽可寻,那是我第一次跟拳击手较量,也是第一次接触其他的搏击术,可以说毫无经验可谈,而且轻敌大意,急于贪功,上来就差点吃了大亏,他对我的轻拳轻腿根本不管,直接就中路直拳连击,又快又猛又准,他的拳法跟我所学的传统拳法发力出招相差太大,幸亏我的垫步练得比较好,反应也快,躲开了头上一拳,胸膛上挨得一拳因为是在退步中,也没有中全力,可是他的跟进也很快,可以说我只要中间有一步跟不上,可能就被他一顿组合拳KO了,好容易躲过他这轮攻击,拉开距离,一个劲的喘气,胸膛、手、小臂,凡是挨上他的拳的地方都开始觉得疼,那时候我的样子很狼狈,再加上同学在旁边的叫好声,让我的斗志开始下落,不过这也让我开始冷静下来,想怎么去打。后来我开始用各种打法,开始以腿为主,因为不敢靠近吗,可是对他影响不大,而且因为他防守好,我有次冲近了用拳对他一个劲的狠打,都被他护住了,一点影响都没有,有几次我都气急败坏的差点用我的绝招:撩阴脚!好歹忍住了,咱输拳不能输人啊。我所学的传统武术中的拳打得是一个面,而拳击打得是个点,速度精准度都差很多,我的优势就是身法灵活,打法多样,他想用重拳打中我也没那么容易。
  我真的很庆幸这个张教练是个老实人,他确实只懂得拳击,而且也没有跟练武术的交过手,如果他也懂得(不需要会,只需要懂得)武术中的这些技法,并且有过交手经验的话,我早就输了。看他身法不如我,我慢慢的敢靠近了,用贴身靠去打他,靠的太正了不行,靠不动他,还可能会被他逮住,那就完了。只能用侧身的小靠,没别的目的,就是破坏他的平衡,这种打法让他很不适应,有点急躁,终于被我逮住一个机会,用左右肩的连靠把他撞得向后退了一个趔趄,本能的抬起胳膊来找平衡,我顺势委身贴进去,加上身体的旋转,一个右肘结结实实的打在他的左肋上,这下确实疼得他可以,他迅速的跳开,我也没敢跟进,我站那里等他的进攻,他原地跳了几下,做了几下呼吸,然后说你这招真好,咱算了吧。我也知道再打下去,我的胜算不大,而且刚才那下好像没怎么影响他的战斗力,也借坡下驴,说算了吧。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拳击了,还买了本关于怎么练拳击的书,自己偷着练了阵子。我想说如果是在擂台上比赛的话,我不是他的对手,还可能会输得比较惨。
  对于这次切磋,我回去跟爷爷说,爷爷听了以后问我,他的上身护的那么好,你怎么不也那样护?我说要是我也那样,旁边看的就知道我跟着他学,多丢人啊。我爷爷接着跟我说的这些话,我一直记得,原话是想不住了,但是意思是这样的:你管他旁边看的干吗,只要好用管用就行。只要对自己有用的,不管是谁的,就要学,学会了咱不就也会用了,再碰上这样的不就不怕了?同样的东西你会他不会,你说谁丢人?你要向能打过你的人,打败过你的人去学,才能提高自己。不用管它什么拳,学了有用就是好拳。从那以后我开始接受其他的搏击术,虽然几乎并没有习练过,但不再是以中国功夫为天下第一,虽然仍是最喜欢传统武术,开始知道的其他搏击术主要还是拳击,随着这几年的电视转播和网络的发展,又开始了解到柔术、泰拳等这些优秀的拳种,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认识,,也结交了不少爱好搏击的朋友。而且从参加工作以后,再也主动没有跟人打过架,更没有去上门挑衅踢人家的场子,这也是我成熟的表现。
    我的主要的经历到这里基本上就完了,为了让这个帖子看起来更完整,我会用我哥哥的一些事来作为完结篇,因为他后期的一些成就,算是没有辜负爷爷当年让我们学武的一片苦心,这也是我们能给爷爷最大的安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3 1:58:16编辑过]

作者: 秋天的虫子    时间: 2010-1-13 01:39

支持原创 三篇都有拜读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3 07:09
以下是引用秋天的虫子在2010-1-13 1:39:00的发言:

支持原创 三篇都有拜读

谢谢兄弟的熬夜支持
作者: rock    时间: 2010-1-13 08:52

支持LZ
学习了
作者: 真的凡人    时间: 2010-1-13 08:58
以下是引用纵酒挥刀斩人头在2010-1-13 1:30:00的发言:

   对不住了各位这两天忙得我晕头晕脑,也没顾的上写,今天补上些。不过我不想再写过多的过程了,早点结束这个帖子,好跟大家一起讨论,再次声明我不是什么权威,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我的经历和自己的见解,代表不了别人,所以大家有砖尽管拍,兄弟接得住。其实我就是那扔出去的砖,能引出坛子里诸位的玉来,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付增光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只有他三儿子和他女婿两个人,承继了他一身的功夫,儿子叫根勇,女婿叫小年,都是小名,根勇属于先天条件比较好的,身高体壮,小年就是属于后天努力的那种,人如其名,身高不足一米七,悟性也一般(不过很精悍,瘦但是有力),就是能吃苦,不怕疼。记得我刚学鞭的时候,别人都开始跟师傅走鞭(七节鞭实战技法)走了很长时间了,他还陪我练基本招式练了好几个月,我就记得当时一招金丝缠喉,一招背鞭,他老是练不好,经常甩自己脸上背上头上,要别人早或吓或疼半天不敢动鞭了,小年是摸摸挨打的地方,自己咕哝几声,接着来。批散手也是如此,他的对手就是根勇,开始经常被根勇打得鼻青脸肿,但是这家伙逮着空就上,倒了爬起来再上,抱住了就不撒手,摔倒了也要带着你,属于死皮濑脸的打法,跟这种人打,一会就能把你打毛打烦了,忒难缠!就是这个劲头,让他在我们那群后辈中,成为比较出彩的一个人。在我开始学散手的第二年,我跟他对过一段时间,招架不来,动作太快太滑溜了,而且快中带稳,这一拳说离你眼睛二指,那绝不会碰到你睫毛上。
 老一辈拳师中还有一个我按辈分叫他三爷的,名字忘了,他当时年纪不大,四十多岁不到五十,是个光棍汉,人比较瘦削,他没什么特长,就是七节鞭练得好,平时放羊,晚年信了基督,可能耶稣看他很虔诚,第二年头上就把他叫走了。走的时候很年轻,不到60,唉!他的鞭法是真的一个好,落点准,力度大,回鞭稳,连招快。没学走鞭之前,我以为这玩意就是玩命的抡就行了,没别的东西。看他讲演才知道,这玩意是能刚能柔,能远能近,想练出徒,不是一夕两载的功夫。就说这最简单的出鞭收鞭两个动作,足足练了三四个月,还不是那么手熟。出鞭要求抖腕甩手,力度为可以让鞭头钉进树里为准(这个相对简单点,很多玩九节鞭的都会),收鞭要求回手挫腕,七节收成一节为准,光练这个,把我手腕都练肿了。
   刚学鞭的那段时间是真迷了,特别是看他露的两手,恨不得自己也马上会了,那时候从老家回来,天天早晚的练,结果发现这东西太难,慢慢的劲头就小了,别人跟我也差不多,就是一个跟他平辈的,但是年纪跟我们差不多,比我大个四五岁,他算是练得最好的。曾经跟不服的打赌,几个人拿着各种农具跟他过招,被他几下打得家伙脱手。
   在我开始学习武术的时候,除了套路外,还要练习软功,就是我们说的柔韧性。传统武术对这个要求很高。我学的时候已经15了,劈腿什么的已经很难了,我哥哥从小练得他们那帮人,都是横劈竖劈下腰样样行,连根勇那么粗壮的家伙,也是横劈竖劈180度。现在的散打选手很多柔韧性不行的,踢人家竟然会拉伤了筋,被练传统功夫的看了会笑话。或许有人觉得这个不重要,会不会下腰打劈叉跟打斗没什么关系,那都是表演中才用的着的。开始我也是这种想法,后来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武术谚语中说:练拳不连腰,终究艺不高,练拳不练腿,到老吓唬鬼。其实想一下,我们的发力点来自于哪里?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腰力不行,你就会有力用不上,进退平衡差,委身起身速度慢,影响战机。李小龙强调腰马合一,也说明腰力的重要性。另外对于想提高弹跳力的朋友,这里还可以教你一个小窍门,就是练习向后下腰,只要你坚持,一两个月就有很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你觉得现在已经跳到极点,再练也不能提高一公分的现状下,这个可以帮你。我身高1.73,助跑起跳可以摸到篮圈,而在这之前只能抓到篮网。
   学了一段时间的散手之后,简直觉得自己不得了,整天就恨不得找个人练手,开始还记得我爷爷说的话,让你们学这个不是让你们出去打架的,是为了有人打你们的时候,可以让你不挨打的。不过时间一长,就假装忘了,呵呵,要不说挟技好生非啊,再加上年轻,所以经常跟人来个街斗(主要还是学生们),打赢了回老家的时候跟平辈练拳的就开始吹了,打输的时候当然就不说了,男人吗,这点委屈就应该藏在心里,只把高兴的事跟大家分享,哈哈(我哥哥这点跟我简直得不一样,他那时候相对胆小,不敢跟人打架,曾经上高二的时候,有次回家,跟我二姑家的表哥,也是从小练武的,骑自行车跟一个痞子撞了,那小子起来就给他两一人一拳,一个青了眼,一个红了脸,不过好在练过,后边的拳脚一下也没挨上,就是回家后挨了好一通训)。我吹牛的时候被爷爷听到,免不了又一通训斥,不过处罚都不大。我想可能当师傅的都有这么个矛盾心理,既不想自己的徒弟出去惹事生非,可也不想他被人揍一顿回来。不过有人管,总还是起点用的。我后来没打架成瘾去混偏门,也多亏了他老人家经常的教训。
   17岁那年,父亲把哥哥接回了城里,要他在本地的重点高中复课一年,准备考飞行员。他去年就被选中了,可是成绩差了6分,所以这次打算再努把力。结果很不理想,这一年他是全省体检仅有的6个甲等身体之一,为此还加了15分,可他还是差了十几分,这个让他和父亲都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在当年应征入伍,当了一名武警。那段时间里我还差不多每个周末自己骑自行车回老家,继续我武术的学习。
  那两年里农村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搞起了副业,种起了蔬菜大棚,买上三轮跑起了运输,年轻的人心都开始不安分,一心想着挣钱,结了婚的更不用说,不想挣钱媳妇也不答应啊,所以晚上去练拳的越来越少,有时候整晚没有个去的,几个老人就坐在那里喝茶聊天,谈当今的世道,替哪个后生可惜,多好的练武的料,再练上几年,谁的鎗就行了,谁的鞭就成了,或者谁的什么拳还差几分火候,都不来了,可惜啊,可惜,然后再回忆一下满院是人的情景,都感叹说这才几年的功夫啊,就这样了。那时候学的主要就是我了,所以一到周末回去,那几个老拳师必定都要过去,如果哪个周末没回去,他们都会等到很晚才走。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更恨不得我一下子把他们的东西都学会了弄懂了出徒了,可是艺杂必不精啊,加上我这好高骛远的秉性,辜负了我爷爷他们的一片苦心。每想到这里,我都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扎扎实实的练下去呢,哪怕多练一天也好。
  两年以后,我19岁,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也不想复课,就回了二姑家,照顾已经不能下床的爷爷,那时候爷爷已经84了,因为还想给我和哥哥打条鞭(我们的七节鞭都是爷爷自己打的),坐的时间长了,本来就椎间盘突出得很厉害,猛一起身站立不住,又摔倒了,虽然是泥土地,还是摔得不轻,从哪就下不了床,自己坐不起来,这一躺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他去世。每想到这里,我心里就一个劲的难受,现在30多了,这种感觉一点都没减少,我和哥哥不管是谁,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爷爷坟前站会,那两支鞭,我们现在都还保藏得好好的,不舍得用。
  那时候已经没有人再来练拳了,几个老拳师也先后去世,我爷爷躺在床上,还经常用手跟我比划,怕我偷懒,经常跟我说,功夫功夫,用时间练出来的才叫功夫,没有那个时间练,出不来真功夫。
   我在二姑家照顾爷爷10个月,一直到他去世。期间本地组织过一次业余的搏击比赛,我报了名却没参加成,因为很不正规,根本没人通知你什么时候开始预赛复赛,都是自己去拿通知,我还傻傻的跟我妈说,要是有人把比赛时间表送来了,你往二姑家打电话啊,结果等我等不及了去问,人家说早比完了,我当时一生气,打听到前四名,想挨个去跟他们比试,结果只找到了第三名,这人体型跟我相似(当时我体重65公斤左右,这个体型一直保持到结婚后一年),比我大三岁,通过别人联系上,就说是有人想切磋交流一下,以武会友,开始怕他不同意,结果很痛快的就答应了。第一次跟练过的人交手,开始心里也是没底,几个回合之后慢慢定下心来,最后用连续的腿法胜了他。从那以后信心大增,开始有点目中无人,于是想挑战更高级别的对手。
   那年夏天,地级市一个拳击教练来到我们县里,教授拳击,据说此人曾在全市的拳击赛中拿过很好的名次,在省内同级别比赛中也打进过前八,刚好我一个同学就报了名,回家一起玩的时候就跟我说拳击多了不起,他教练多厉害。我当时对别的搏击术不了解,一心认为除了中国功夫,别的都是草包,跟那个同学现场比划,他当然不行,我嘲笑他学的东西垃圾,他跟我说,我刚学了几天,有本事找我师傅练去,我说去就去,把你师傅也打趴下,看你以后还吹牛。这个教练姓张,30多岁,人很和善,听到我的来意后说我只会拳击,别的不会,而且咱两论起来体重不是一个级别(他自己说是75公斤级),没法打。我当时确实年轻气盛,说会打架就行,拳击不也是打架吗?街上打架还分级别吗?张教练听了说,那行,那就练练吧。然后一起到他教学的地方,他简单的讲了一下拳击的规则和禁击部位,我说行,都听你的,只要你让我用腿就行。刚一开始,我以为这教练比我同学难对付不了哪去,毕竟他只有两只手吗,用不了几下就能让他知难而退,可打起来才知道,敢情光用手也这么厉害啊。对于拳击手而言,他的上身防御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真的是超强,两手一举,身子一矮,几乎整个上身都没有破绽可寻,那是我第一次跟拳击手较量,也是第一次接触其他的搏击术,可以说毫无经验可谈,而且轻敌大意,急于贪功,上来就差点吃了大亏,他对我的轻拳轻腿根本不管,直接就中路直拳连击,又快又猛又准,他的拳法跟我所学的传统拳法发力出招相差太大,幸亏我的垫步练得比较好,反应也快,躲开了头上一拳,胸膛上挨得一拳因为是在退步中,也没有中全力,可是他的跟进也很快,可以说我只要中间有一步跟不上,可能就被他一顿组合拳KO了,好容易躲过他这轮攻击,拉开距离,一个劲的喘气,胸膛、手、小臂,凡是挨上他的拳的地方都开始觉得疼,那时候我的样子很狼狈,再加上同学在旁边的叫好声,让我的斗志开始下落,不过这也让我开始冷静下来,想怎么去打。后来我开始用各种打法,开始以腿为主,因为不敢靠近吗,可是对他影响不大,而且因为他防守好,我有次冲近了用拳对他一个劲的狠打,都被他护住了,一点影响都没有,有几次我都气急败坏的差点用我的绝招:撩阴脚!好歹忍住了,咱输拳不能输人啊。我所学的传统武术中的拳打得是一个面,而拳击打得是个点,速度精准度都差很多,我的优势就是身法灵活,打法多样,他想用重拳打中我也没那么容易。
  我真的很庆幸这个张教练是个老实人,他确实只懂得拳击,而且也没有跟练武术的交过手,如果他也懂得(不需要会,只需要懂得)武术中的这些技法,并且有过交手经验的话,我早就输了。看他身法不如我,我慢慢的敢靠近了,用贴身靠去打他,靠的太正了不行,靠不动他,还可能会被他逮住,那就完了。只能用侧身的小靠,没别的目的,就是破坏他的平衡,这种打法让他很不适应,有点急躁,终于被我逮住一个机会,用左右肩的连靠把他撞得向后退了一个趔趄,本能的抬起胳膊来找平衡,我顺势委身贴进去,加上身体的旋转,一个右肘结结实实的打在他的左肋上,这下确实疼得他可以,他迅速的跳开,我也没敢跟进,我站那里等他的进攻,他原地跳了几下,做了几下呼吸,然后说你这招真好,咱算了吧。我也知道再打下去,我的胜算不大,而且刚才那下好像没怎么影响他的战斗力,也借坡下驴,说算了吧。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拳击了,还买了本关于怎么练拳击的书,自己偷着练了阵子。我想说如果是在擂台上比赛的话,我不是他的对手,还可能会输得比较惨。
  对于这次切磋,我回去跟爷爷说,爷爷听了以后问我,他的上身护的那么好,你怎么不也那样护?我说要是我也那样,旁边看的就知道我跟着他学,多丢人啊。我爷爷接着跟我说的这些话,我一直记得,原话是想不住了,但是意思是这样的:你管他旁边看的干吗,只要好用管用就行。只要对自己有用的,不管是谁的,就要学,学会了咱不就也会用了,再碰上这样的不就不怕了?同样的东西你会他不会,你说谁丢人?你要向能打过你的人,打败过你的人去学,才能提高自己。不用管它什么拳,学了有用就是好拳。从那以后我开始接受其他的搏击术,虽然几乎并没有习练过,但不再是以中国功夫为天下第一,虽然仍是最喜欢传统武术,开始知道的其他搏击术主要还是拳击,随着这几年的电视转播和网络的发展,又开始了解到柔术、泰拳等这些优秀的拳种,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认识,,也结交了不少爱好搏击的朋友。而且从参加工作以后,再也主动没有跟人打过架,更没有去上门挑衅踢人家的场子,这也是我成熟的表现。
    我的主要的经历到这里基本上就完了,为了让这个帖子看起来更完整,我会用我哥哥的一些事来作为完结篇,因为他后期的一些成就,算是没有辜负爷爷当年让我们学武的一片苦心,这也是我们能给爷爷最大的安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3 1:58:16编辑过]
 
 
 
 
 
拜读了之二和之三,之一支持!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楼主应该是个民间高手,有时间的话,在坛子里介绍个一招半式,让我们大家也学习学习,在此代表坛友先谢谢了!                                                                                                                                
 
 


作者: 青面獠牙    时间: 2010-1-13 09:37
真希望有机会能和楼主交流畅谈,楼主的经历和我大同小异,我也是练传统后改散打,再从散打体会到传统的精华。不过现在也很少系统地练习了,准备这两年把自己学过的东西整理起来开始教女儿。虽然自己懂得的不是很多,但也要把自己对传统和现代搏击的经验教训传下去。
作者: 聂衡    时间: 2010-1-13 09:40

对拳击,等他冲过来的时候,下潜抱摔很有用,你可以试下。
作者: fu33    时间: 2010-1-13 10:09
以下是引用山猪在2010-1-13 9:37:00的发言:
真希望有机会能和楼主交流畅谈,楼主的经历和我大同小异,我也是练传统后改散打,再从散打体会到传统的精华。不过现在也很少系统地练习了,准备这两年把自己学过的东西整理起来开始教女儿。虽然自己懂得的不是很多,但也要把自己对传统和现代搏击的经验教训传下去。

猪兄要打造下一代暴力女啊
作者: 吴某人    时间: 2010-1-13 10:26

楼主写得很不错!夸人的话咱不会说,但是确实是很好的帖子!

楼主所练的内容和我都差不多,有机会见面的话,一定和楼主交流一下!



作者: 冬虫夏草    时间: 2010-1-13 10:46
以下是引用某人在2010-1-13 10:26:00的发言:

楼主写得很不错!夸人的话咱不会说,但是确实是很好的帖子!

楼主所练的内容和我都差不多,有机会见面的话,一定和楼主交流一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高手 就是要多切磋  精神上鼓励里 行动上支持你  我是来打酱油的!
作者: 降龙尊者    时间: 2010-1-13 11:42
这个鞭好牛,要是顶节上搞点刺就更牛了。
作者: 天下第一棍    时间: 2010-1-13 11:49
好文章,练武首先就要有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头
作者: 风流狼子    时间: 2010-1-13 12:08

      我也是由传统武术传统武术起步,然后转练的泰拳和MMA。
      在接触到截拳道并开始研习后,得知截拳道的创道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武术咏春拳后,
      才又重新拾起了传统武术并开始着手专攻起咏春拳!
      从咏春拳中,我慢慢体会到了传统武术的各种价值,才决定要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相结合!
作者: 家中小    时间: 2010-1-13 12:12

非常敬佩,言之灼灼,能如此开诚布公的谈自己的故事,是我到论坛后所遇到的第一人。

顶!!
作者: 估计错误    时间: 2010-1-13 12:56

凡练武之人,文武双全,实为大成。有了强悍的身体,需要大脑去控制;有了聪慧的大脑,需要身体去实现。
作者: 九头猎鹰    时间: 2010-1-13 16:30

练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我们都没能坚持下来
作者: smx3ng885    时间: 2010-1-13 16:31
楼主练家子    有武之人    希望能发扬传统武术
作者: johnson    时间: 2010-1-13 19:26
对九节鞭比较感兴趣,也练过,不过也就是个一招半式还行,再深就不知道了
作者: 蛮荒狼兵    时间: 2010-1-13 19:32
看到第三集了,支持一下,楼主继续出好文。
作者: 诗酒    时间: 2010-1-13 19:39

你管他旁边看的干吗,只要好用管用就行。只要对自己有用的,不管是谁的,就要学,学会了咱不就也会用了,再碰上这样的不就不怕了?同样的东西你会他不会,你说谁丢人?你要向能打过你的人,打败过你的人去学,才能提高自己。不用管它什么拳,学了有用就是好拳。

这段话我很喜欢!
作者: 恶鬼门徒    时间: 2010-1-13 23:05
支持楼主,敬佩楼主的对于武学的态度
作者: 武风    时间: 2010-1-14 11:26
不错不错!特别是最后那段,善于学习新的东西。甚至有时要逼着自己去学习不喜欢的东西。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34
以下是引用山猪在2010-1-13 9:37:00的发言:
真希望有机会能和楼主交流畅谈,楼主的经历和我大同小异,我也是练传统后改散打,再从散打体会到传统的精华。不过现在也很少系统地练习了,准备这两年把自己学过的东西整理起来开始教女儿。虽然自己懂得的不是很多,但也要把自己对传统和现代搏击的经验教训传下去。

我也很少系统的练习了,差不多都忘了,好在我还能跟我哥哥两人一起比划一起想,然后把现在记住的这些传给儿子,今年四岁了,明年就让他下手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37
以下是引用聂衡在2010-1-13 9:40:00的发言:

对拳击,等他冲过来的时候,下潜抱摔很有用,你可以试下。

谢谢兄弟,这个也是分人而用的,这个教练打得很稳,很少这种大力冲击,而且几乎一直是弯身,我当时也有些怕了他的拳,担心一个摔不到,纠缠在一起,我可麻烦了,毕竟他绝对力量大于我很多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41
以下是引用风流狼子在2010-1-13 12:08:00的发言:

      我也是由传统武术传统武术起步,然后转练的泰拳和MMA。
      在接触到截拳道并开始研习后,得知截拳道的创道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武术咏春拳后,
      才又重新拾起了传统武术并开始着手专攻起咏春拳!
      从咏春拳中,我慢慢体会到了传统武术的各种价值,才决定要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相结合!

狼子的情况,跟我哥哥的过程差不多,他虽然从小习武,但因为几乎没跟人打过架,实战经验为零,所以刚参军那一段时候,回家探亲也跟我说过传统功夫实战不行,可是后来又重新认识到了传统功夫的实战能力和价值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41
以下是引用smx3ng885在2010-1-13 16:31:00的发言:
楼主练家子    有武之人    希望能发扬传统武术

练家子称不上,庄稼把式而已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42
以下是引用诗酒在2010-1-13 19:39:00的发言:



这段话我很喜欢!

所以我一直记得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43
以下是引用恶鬼门徒在2010-1-13 23:05:00的发言:
支持楼主,敬佩楼主的对于武学的态度
兄弟这么说,我可真脸红了,要是态度认真点,就不会那么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了,唉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1-15 10:44
以下是引用某人在2010-1-13 10:26:00的发言:

楼主写得很不错!夸人的话咱不会说,但是确实是很好的帖子!

楼主所练的内容和我都差不多,有机会见面的话,一定和楼主交流一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是啊,喜欢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有机会是该好好交流。顺便问一下某人兄弟,这是六节鞭吗?我没见过
作者: 阿拉丁    时间: 2010-2-8 20:33
支持楼主,期待楼主哥哥的故事。
作者: 纵酒挥刀斩人头    时间: 2010-2-9 21:15
以下是引用阿拉丁在2010-2-8 20:33:00的发言:
支持楼主,期待楼主哥哥的故事。

谢谢兄弟的支持,这个已经写了,在完结篇里
http://www.mayi.sg/dispbbs_16_30707.html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