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刚刚收到货.上图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15:22
标题: 刚刚收到货.上图了。

刚刚收到货.21寸银,薄锐2.0,甩棍手电/
晚上上图呀~~~
注:
发现一个小问题,21寸回收状态好像只有20.5CM,比说明的要短0.5CM.要不就是我的尺有问题.
以下是引用核潜艇在2010-3-8 15:32:00的发言:

钢卡松紧程度不一样,所以顶端节收回程度也会有细微差别。

可以忽略不计。

刚收到货,且在公司里面,没有拆开看内部构造,暂时没有太大发言权.
有关这个21CM数字的问题,我认为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
现在的揣测:
3节的各自长度,是一定的,尾盖及棍头尺寸也是一定的(忽略棍头螺丝的松紧度)
回收状态时,顶端节(顶端节比中间节短)应该是卡住钢卡的同时,中间节底部也应该碰到尾盖吧?
那么钢卡松紧程度不一样,顶端节收回程度不应该有细微差别吧?
过会回家后,再仔细确认一下.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3-8 16:03:00


一点点意见吗,大家别误会.不是挑剔.
官方情报能尽量准确,就尽量准确,这样才能体现官方的做事态度.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小事着手)
发贴心情Post By:2010-3-8 16:31:00

以下是引用天歌在2010-3-8 16:17:00的发言:

工业生产的东西总有误差 
21厘米也只是个大约数  呵呵 
每条棍子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哈哈,有道理呀.
但是,更好的办法就是:
型号            回收状态                 展开长度
21寸银        21CM±0.5CM         5???CM±0.5CM(忘了展开长度了)

这样能够显得更专业.
 发贴心情Post By:2010-3-8 19:35:00

以下是引用如鱼得水在2010-3-8 19:25:00的发言:
楼主关于棍子的长度我已经听过了,人还有高低呢,何况棍子呢!

哎,怎么就是没有人理解我的意思呢?
人虽然也是“人造人”制造出来的,但是身材高低可不能用机器加工呀。
简单的说:就是希望蚂蚁做的更好,更标准化。
要和国际接轨,这些小细节还是要考虑的。
有关长度话题,到此为止。
上图去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3-8 19:44:00

以下是引用HR2088在2010-3-8 19:37:00的发言:
这种东西有误差正常

思维方式问题。
有误差正常这种思想本身就是放纵自己,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2CM误差,0.5CM误差,0.1CM误差,这些都是误差,难道它们是一样吗?

应该补充一句:
有误差正常,但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误差。最终做到零误差(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给自己定个更高的目标,而不是低目标。
 


 

     

     

     

能看见图吗?第一次发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2 21:52:36编辑过]

作者: 秋天的虫子    时间: 2010-3-8 15:30
那个是大约的数字
作者: 核潜艇    时间: 2010-3-8 15:32

钢卡松紧程度不一样,所以顶端节收回程度也会有细微差别。

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cittine    时间: 2010-3-8 15:35
 量的直精确。。。
作者: zinedineant    时间: 2010-3-8 15:40

是的   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suhao123    时间: 2010-3-8 15:44
肯定是个约数吧
作者: fu33    时间: 2010-3-8 15:44
这玩意怎能要求一毫不差呢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15:46
以下是引用核潜艇在2010-3-8 15:32:00的发言:

钢卡松紧程度不一样,所以顶端节收回程度也会有细微差别。

可以忽略不计。

刚收到货,且在公司里面,没有拆开看内部构造,暂时没有太大发言权.
有关这个21CM数字的问题,我认为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
现在的揣测:
3节的各自长度,是一定的,尾盖及棍头尺寸也是一定的(忽略棍头螺丝的松紧度)
回收状态时,顶端节(顶端节比中间节短)应该是卡住钢卡的同时,中间节底部也应该碰到尾盖吧?
那么钢卡松紧程度不一样,顶端节收回程度不应该有细微差别吧?
过会回家后,再仔细确认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8 18:09:08编辑过]

作者: Se7en.lucky    时间: 2010-3-8 15:49
.....太计较了吧~~~~~~误差总有
作者: kf6262522    时间: 2010-3-8 15:49
我的货现在还在路上~唉~估计还要四五天
作者: Se7en.lucky    时间: 2010-3-8 15:58
当时拿到GAS也有点计较,后来一想无所谓,差不了多少~~~~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16:03

一点点意见吗,大家别误会.不是挑剔.
官方情报能尽量准确,就尽量准确,这样才能体现官方的做事态度.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小事着手)
作者: 天歌    时间: 2010-3-8 16:17

工业生产的东西总有误差 
21厘米也只是个大约数  呵呵 
每条棍子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16:31
以下是引用天歌在2010-3-8 16:17:00的发言:

工业生产的东西总有误差 
21厘米也只是个大约数  呵呵 
每条棍子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哈哈,有道理呀.
但是,更好的办法就是:
型号            回收状态               展开长度
21寸银        21CM±0.5CM        53CM±0.5CM

这样能够显得更专业.
作者: 往事钩沉    时间: 2010-3-8 16:57
以下是引用fu33在2010-3-8 15:44: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这玩意怎能要求一毫不差呢

是啊  没有这个必要吧这是甩棍不是导弹
作者: 看见拉手    时间: 2010-3-8 17:38
等待图图```
作者: sosvista    时间: 2010-3-8 18:48
上图吧。。
作者: 降龙尊者    时间: 2010-3-8 19:25
楼主关于棍子的长度我已经听过了,人还有高低呢,何况棍子呢!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19:35
以下是引用如鱼得水在2010-3-8 19:25:00的发言:
楼主关于棍子的长度我已经听过了,人还有高低呢,何况棍子呢!

哎,怎么就是没有人理解我的意思呢?
人虽然也是“人造人”制造出来的,但是身材高低可不能用机器加工呀。
简单的说:就是希望蚂蚁做的更好,更标准化。
要和国际接轨,这些小细节还是要考虑的。
有关长度话题,到此为止。
上图去
作者: HR2088    时间: 2010-3-8 19:37
这种东西有误差正常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19:44
以下是引用HR2088在2010-3-8 19:37:00的发言:
这种东西有误差正常

思维方式问题。
有误差正常这种思想本身就是放纵自己,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2CM误差,0.5CM误差,0.1CM误差,这些都是误差,难道它们是一样吗?

应该补充一句:
有误差正常,但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误差。最终做到零误差(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给自己定个更高的目标,而不是低目标。


作者: 阿东0460    时间: 2010-3-8 19:51
短了好 方便携带啊
作者: 冬虫夏草    时间: 2010-3-8 20:00
 呵呵 很欣赏LZ精益求精的精神
作者: 激动的咸鱼    时间: 2010-3-8 20:48

目前看没有太大的误差
大了早就会改了
还是适合大众

作者: suhao123    时间: 2010-3-8 20:51
图片很清楚的
作者: 小胖胖    时间: 2010-3-8 21:10
LZ有自己试过啪啪吗?
作者: 恶鬼门徒    时间: 2010-3-8 21:12
图片看到了,拍的真好,有水平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21:13
以下是引用小胖胖在2010-3-8 21:10:00的发言:
LZ有自己试过啪啪吗?

等明天老婆回来后,再试试。
一定等家里有人时试试,要不然出了问题,都没有人给我做人工呼吸呀
作者: 秋天的虫子    时间: 2010-3-8 21:23
以下是引用风轩在2010-3-8 21:13:00的发言:

等明天老婆回来后,再试试。
一定等家里有人时试试,要不然出了问题,都没有人给我做人工呼吸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哦 拿去电老婆 应该的
作者: 风轩    时间: 2010-3-8 21:25
以下是引用秋天的虫子在2010-3-8 21:23:00的发言:

哦 拿去电老婆 应该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的娘呀,以后就得在地上睡觉了
作者: 痞子男    时间: 2010-3-12 00:08
兄弟你以为造原子弹啊~我们单位生产电池倒还真那么计较~~
作者: 冬虫夏草    时间: 2010-3-14 10:46
啪啪真不错 ...
作者: pk10101100    时间: 2010-3-31 1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ooke    时间: 2010-4-2 12:51
好东西,。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