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一些看法(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6 13:31
标题: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一些看法(原创)

本人算是个军迷吧,从小就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经常放学了就和小朋友们舞刀弄枪的。到了十几岁时开始购买军事方面的期刊杂志,开始形成自己关于军事的爱好,到现在也有十三四年了。后来上了大学学了国际政治专业,关于历史和军事方面的认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和加深。还要说明一点,本人是个骨子里面很“媚日”的人(各位青年不要愤怒啊呵呵),非常喜欢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平时对日本也多少有一些关注。不废话了,现在开始说说自己对中国拍摄的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一些看法。其实都是一些很零碎很散乱的感想,不深刻也不系统呵呵,如果出现什么错误和疏漏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在中国,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拍摄数量极大,从1949年到现在也从未间断过。这其中,以中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片子产量更是惊人。从黑白片时代直到现在的数字影视时代,中国众多才华横溢,勤劳勇敢的导演们对这段历史倾注了无限的爱。但是,从总体而言,这些片子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拍到全面小康社会就要建成的现在,进步的地方少,而愚弄群众和媚俗低能的片子却越来越多了。中国在五六十年代拍摄的一系列抗战影片,比如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甚至教学片地道战地雷战等,虽然由于拍摄时间早,受限于技术手段等因素,和现在的战争大片(指国外的)有差距,但是这是很正常的,即使国外同时期的战争片也是一样。不过,当时的中国导演,剧组还有演员是敬业的认真的,对于很多细节非常考究。比如道具方面,比如中日两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运用,都能非常真实地还原历史场面。而到了现在,导演们却把这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丢光了,只剩下对国外战争片和国内武侠片枪战片的拙劣模仿和复制。可以说,中国的抗战片实际上是越拍越差了。

从场面上讲,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运用电脑技术制作出以往无法表现出的一些特效镜头,或者遍地挖坑埋了火药制作炸点来在满屏幕上放烟花爆竹,甚至利用我国强大的人力资源搞出一些众人一起狂奔的大场面,但是这些对于提高我国战争片的质量基本没有任何帮助。不说中国电脑特效技术上的幼稚(这个差距的客观存在的)和无精打采混吃混喝的群众演员,其实中国完全可以立足于当下的技术和经费把片子拍得更好的。还是结合现在中国的抗战烂片(或滥片)说一些细节吧。

在中国的抗战片中,几乎没有换弹夹的。中日两军装备的主要制式武器——中正式或者三八式步枪都是手动步枪,打一下需要拉一下枪栓,这个我们的片子中基本还是拉的。但是这些步枪的固定式弹仓容量一般是五发,也就是说,打完了五发子弹要装弹的啊!需要把五发子弹桥夹从弹夹包或者弹药盒中取出,然后放进弹仓里,再把桥夹扔掉,再开枪射击。这一套简单的动作应该是战场上最常见,出现率最高的场景了,可是在中国拍摄的抗战片中,无论是中国军队还是日本军队在战场上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一战术动作。难道不成中日两军士兵们辛辛苦苦跑到战场,就用五发子弹打仗,打完了之后大家就从战壕里走出来相互握握手,交换一下刚才打仗的心得体会,然后各自回去吃吃饭,洗洗睡了?拜托,认真点吧。。。日军腰上系着皮带,皮带上面有三个弹药盒(前面两个后面一个),这个是装子弹用的啊。而国军或八路的弹药盒是斜挎着的,就是那个灰色的一格一格的,如果你是看中国抗战片长大的,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那是装子弹用的吧呵呵。冲锋枪和机枪也要换弹夹,这个中国的表现好了一些,基本上大约五分之一,乐观点儿说四分之一的影视剧曾经出现过类似镜头。

中国的抗战片中,对机枪的使用也为世界军事领域的进步和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战后,各国对步兵分队的伴随火力更加重视,涌现出了大量轻机枪,中日两军使用的颇有代表性。二战中,中国以捷克式机枪为主力,而日军初期中期主要使用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就是传说中的歪把子,中后期大量开始使用九六式轻机枪。可是无论是捷克式还是歪把子,二战中的轻机枪不是一个人可以独自玩儿转的。机枪手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他需要一个或者以上的副射手(弹药手),甚至还有机枪指挥手。所以,轻机枪在战斗中都是小组使用的,一个人射击,一个人在旁边随时准备供弹(当射手受伤或者死亡时要来替代),甚至还要有在旁边负责指挥和观察的士官或军官。这样才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和压制力。射手要带弹夹,弹药手更要带着。实际上,捷克式弹夹的容弹量只有二十发,几秒钟就打完了,歪把子也不三十发。而中国抗战片中基本上是一个人始终在独立射击,基本上也不换弹夹。难道不成中日两军机枪手们辛辛苦苦跑到战场,就用一个弹夹打仗,打完了之后大家就从战壕里走出来相互握握手,交换一下刚才打仗的心得体会,然后各自回去吃吃饭,洗洗睡了?拜托,认真点吧。。。

中国的抗战片中,基本没有给机枪换枪管的。须知,机枪虽有持续火力,但“持续”并不是“无限”。除了不断换弹夹,还要换枪管的。捷克式机枪是气冷式的,每当射击了200发左右子弹,就要更换枪管,不然,枪管过热会对其造成损伤,也会使口径变大影响射击精确度。而我们的抗战片中,中国机枪手会一直抱着枪从头打到尾,从不更换。这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中国可能在六十多年前就创造性地解决了机枪连续射击会造成过热的问题,只不过是一直保密着的。不然怎么会像影视剧里那样轻松愉快地打败了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呢?中国的马克沁重机枪,或者二四式(国民政府仿制)是水冷式重机枪,枪前端那个大圆筒就是装水来冷却枪管用的。每射击300发400发要重新加水,要不水就蒸发干了,枪也没法接着打了。而中国的抗战片也从来没有类似镜头,又是从天亮打到天黑。难道不成中日两军机枪手们辛辛苦苦跑到战场,就用一个枪管打仗,打热了没法再打之后干脆就不打了,大家从战壕里走出来相互握握手,交换一下刚才打仗的心得体会,然后各自回去吃吃饭,洗洗睡了?拜托,认真点吧。。。

中国的抗战片中,从来没有调节表尺的。大家学过物理了都知道,子弹在飞行中是要逐渐下坠的。所以要击中不同距离的目标,枪口与水平面的夹角要随着距离作调整。目标越远,枪口就要抬的越高。表尺就是干这个的。步枪,机枪上的表尺要随时调整,以到达射击的准确性。而中国的抗战片中,您可曾见过中国或日本的士兵们在射击之前鼓捣过这个表尺?没有吧呵呵。所以我一直怀疑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们不但充分发挥了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还通过勤学苦练,奇迹般的克服了地心引力对战斗的影响,所以能把日本鬼子打得这么惨。。。兄弟连第五集中,温特斯射击前调节表尺的镜头,我们就不会学学?这个微小细节带来的是影片真实性的极大提高,影片的质量就扎根在这一个个细节里。难道不成中日两军士兵们辛辛苦苦跑到战场,不调节表尺就开始打仗,打得着打不着都无所谓,之后大家就从战壕里走出来相互握握手,交换一下刚才打仗的心得体会,然后各自回去吃吃饭,洗洗睡了?拜托,认真点吧。。。

中国的抗战片中,手榴弹被神话到了吓人的地步。但凡中国的抗战影片,八路军义愤填膺地冲着日军猛甩手榴弹的镜头随时可见。在战斗中,中国士兵用牙使劲一咬,而后嘴里大喊着国骂,把手榴弹投向敌军成为经典镜头。尤其是中国导演们为了充分渲染战斗的激烈气氛,经常让几个甚至几十个士兵一起把手榴弹扔向敌军,而后敌人阵地上一片火海,碎石乱溅,穿着黄色军服的日本士兵漫天飞舞。。。更有甚者,深受香港武侠片影响的中国导演们突发奇想,让日军士兵们被炸飞之前踏上踏板,这样在空中可以完成前滚翻或者托马斯全旋等高难度动作。这种想象力和创造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须知,手榴弹装药量只有几十克,其爆炸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手榴弹外壳上,靠破片伤人,是无法把人炸飞的。还有,几乎千篇一律的是,只有英勇的八路军才会使用手榴弹,而日军是从来不用的。亮剑中李云龙指挥部队通过挖战壕接近敌人,到了足够近的距离后开始向敌人猛投手榴弹,又把敌人炸了个漫天飞舞。这里的疑问是,日军不会向你扔手榴弹?是日本穷,没有这种装备啊,还是日军士兵当时都在一门心思琢磨着过英语四级把自己会扔手榴弹这个技能给忘了?难道不成中日两军士兵们辛辛苦苦跑到战场,大家商量好了,只能中国士兵向日本士兵扔手榴弹,扔完了之后活着的人就从战壕里走出来相互握握手,交换一下刚才打仗的心得体会,然后各自回去吃吃饭,洗洗睡了?拜托,认真点吧。。。

中国的抗战片中,中国士兵的肉搏战能力被严重夸大。现在众多战争影视剧中,大刀片飞舞,似乎只要中国士兵用上了这个,日本兵的脑袋就会滚的满地都是。于是乎,让士兵们每人背上一把大刀片,就可以吓倒一切反动派了。这其实也是深受香港武侠片和中国模仿过来的功夫片的毒害,把冷兵器的拼杀当成渲染战斗激烈场面的重要手段,来赢取观众们的眼球。同时也能让中国庞大的武行队伍成员们有口饭吃,为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中国就业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太行山上中梁家辉同志独臂挥舞大刀,砍死N名日军的镜头想必会让被学校组织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小学生们激动不已吧呵呵,而我只能苦笑)难道不成中日两军士兵们辛辛苦苦跑到战场,只能中国士兵用大刀砍日本士兵,日军士兵总是没有记性,乐此不疲的一次次被砍,然后双方活着的人就从战壕里走出来相互握握手,交换一下刚才打仗的心得体会,然后各自回去吃吃饭,洗洗睡了?拜托,认真点吧。。。实际上,大刀在肉搏战中的效用,不应过分夸大。中国军队之所以广泛使用大刀,不是因为它真的那么好用,只是中国军事工业落后,无法给所有步枪佩齐刺刀,无奈之下做出这种选择。但凡可以用刺刀的,都不会固执的使用大刀,因为战场上真正的白刃拼杀中,大刀并不天然占优势。中国在长城抗战中29军使用大刀取得的辉煌战绩,不应只考虑大刀本身的因素,使用夜袭等战术手段和旺盛的士气才是关键。日军是二战中刺杀技术最高的军队,白刃战的实力被各国公认。日军基层部队配有刺杀教官,士兵们对刺杀术的训练也极为重视。在中国战场上,在火力上压制中国军队后,日军经常端起刺刀发动冲锋,打垮中国军队。日军在二战中国战场上,取得了对中国军队白刃战的压倒性优势。这是我们不愿看到或者承认的,但这就是历史真实。

以上主要谈了一下中国抗战影片在技术细节上所出现的大量我行我素屡教不改的低级错误。国外战争影片今年来技术上的进步神速,代表作大家也都看过,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等等,甚至韩国的太极旗飘扬。而反观中国的抗战影片,虽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了一批质量很高的电影,但是,现在的中国导演们不仅把我们的光荣传统忘光了,模仿外国影片也是思维混乱,不得其法。他们不但对不起广大观众,更对不起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场中日战争中做出牺牲的人们。也许有人会辩解说,你看集结号,还有我的团长我的团,甚至亮剑和太行山上,不是很好吗?对此,我只能再次表示无奈。限于篇幅,对于这些影视剧的批判,以后有时间再说吧,呵呵呵,谢谢大家。

作者: 狂狮    时间: 2010-7-16 13:34
是呀!我也无奈了···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6 13:34
前些天写的呵呵,大家多指教。。。
作者: 秋天的虫子    时间: 2010-7-16 14:20
最不爽的是国内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绝大部分都是GCD抗的日~真不要脸
作者: 恶鬼门徒    时间: 2010-7-16 14:54
抗战电视剧,我只把《我的团长我的团》完整的看过,其余的最多1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作者: fu33    时间: 2010-7-16 14:57
以下是引用秋天的虫子在2010-7-16 14:20:00的发言:
最不爽的是国内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绝大部分都是GCD抗的日~真不要脸

现在表现的已经相当不错啦
作者: kdj911    时间: 2010-7-16 15:03
其实国军才是主力
作者: 小山猫    时间: 2010-7-16 15:24
以下是引用kdj911在2010-7-16 15:03:00的发言:
其实国军才是主力


嗯嗯!国军万岁!但是国军输给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GF了。


作者: 小山猫    时间: 2010-7-16 15:27

当权者猥亵和自渎历史已经60多年了,文化沙漠之下,我都懒得评述了。
我还没有看到一部大陆出产的可以媲美《大兵瑞恩》那样反思战争、凸显人性的作品。
 



作者: 颓废的少年    时间: 2010-7-16 15:29
哈哈 土共啊 不说了
作者: zinedineant    时间: 2010-7-16 16:19
楼主如果注意下CCAV1晚上放的近代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里的低级军事常识错误,你会更加。。。。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6 17:48
我现在已经免疫了。。。尤其是前些天看了太平洋之后,更觉得国产的没法看了。。。
作者: kdj911    时间: 2010-7-16 18:40
其实也有不错的,比如说《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 linfei19861022    时间: 2010-7-16 20:49

就是 啊    现在的抗战片就是一群农民 打战    不知道 枪都没摸过  子弹都没打过几发的人   会打赢战争!???????照这些垃圾电视剧看    日本 早就陆沉老    现在还有日本迈?日    不要脸
作者: 天籁幽梦    时间: 2010-7-16 21:15
钱啊钱要花钱的,谁还重视这。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6 22:01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作品
大家都很悲哀。。。
作者: 武风    时间: 2010-7-16 22:34

哇!这么一大篇原创?佩服!
让我想起一篇文章“八年抗战为什么未能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6 22:41
以下是引用武风在2010-7-16 22:34:00的发言:

哇!这么一大篇原创?佩服!
让我想起一篇文章“八年抗战为什么未能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

哈哈武风兄过奖了,当时随便写了一些,就发上来了。那篇抗战的文章我以前也看过,非常有见地的好文章啊,那才是真正的历史
作者: 大道三千    时间: 2010-7-16 22:47
你可以把不换弹夹的行为想象成他们输了密码开了弹药无限,或者说弹夹里的子弹不是以颗为单位而是以万为单位的话,你心里大概会舒服点。
作者: hyyuan    时间: 2010-7-17 08:16
说的对。确实如此。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7 16:39

看看中国导演拍出来的,手持AK47扫射的新四军战士吧!还不崩溃吗。。。

作者: 齐羽    时间: 2010-7-18 18:10
我的团长我的团,都看三遍了。 准备再看一遍
作者: 小山猫    时间: 2010-7-19 08:44
以下是引用人猫在2010-7-17 16:39:00的发言:

看看中国导演拍出来的,手持AK47扫射的新四军战士吧!还不崩溃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苏联人真无耻,说AK是他们发明的!
 

作者: 小山猫    时间: 2010-7-19 08:46

大陆的四大发明:毛思、邓论、三婊、科发。


作者: 小山猫    时间: 2010-7-19 08:51
以下是引用人猫在2010-7-16 22:01:00的发言: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ZF;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作品
大家都很悲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应该说:
什么样的GOVERMMENT教化出什么样的PEOPLE,
什么样的GOVERMMENT制造出什么样的CIVILIZATION,
尤其是在PARTY=GOVERMMENT的“REPUBLIC”。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7-19 11:33
以下是引用小山猫在2010-7-19 8:51:00的发言:


应该说:
什么样的GOVERMMENT教化出什么样的PEOPLE,
什么样的GOVERMMENT制造出什么样的CIVILIZATION,
尤其是在PARTY=GOVERMMENT的“REPUBLI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山猫兄深刻!  

ps:山猫兄是秦皇岛人?
作者: 老甩甩    时间: 2010-7-19 12:05

只有剧情或者画面的需要 才会有换子弹的镜头 很常见的情况 典型的就是港片 
这种做法有利有害 看的时候别太认真 导演也是为了整体效果 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 你可以认为是换子弹的镜头被剪切掉了 这样就不会纠结于无限子弹了..... 
不必和外国的一些战争片比较 风格不一样 可比性不强
就像宝莱坞的电影 我觉得很雷 可是就是有人喜欢看 中国的这些战争片或许你觉得很雷 但是喜欢的人也不少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 收视率多强大
白刃战这个问题 想想民族的自豪感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 没人愿干
如果你成天拍日本人一挑三杀中国人给中国人看 想想以后中日打仗还有中国人敢上去肉搏不 YY做的好 至少不会输了气势 
卡尺 手榴弹等一类的情况 解释基本相同
中国电影人不是白痴 批评是应该的 但是最好别以外国电影为标杆 多考虑中国的情况
作者: 属于狼的森林    时间: 2010-7-19 12:51
“制作垃圾电视剧不是导演的错,正因为有人看,所以他们做。”大学时候的经济学的老师如是说...
换言之,观众的欣赏水平决定了电视剧的制作水准
就如楼上所说的....“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 收视率多强大”
瞧瞧有多少人在看《我的团长我的团》,就知道为何会此类片子会不停地出现...

再者...楼上的拿好莱坞的电影做比较,个人感觉不怎么妥...
电影和电视剧本就不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
电影的利益回收需要票房做支持,而且票房是个累积的过程,光靠宣传的欺骗是骗不到的(参照《无极》)
电视剧则不同,是卖给电视台的,利益回收可以说是瞬间的,至于后期的收视率嘛.....(大家都懂的,类似某叫兽“永远都有83.25%的人会支持我”)
所以...电影更接近市场经济的形式,而电视剧更像是计划经济...(尤其在我们这个信息极度不公开的国度....)
既然是偏向了计划经济,缺乏发展(甚至是退步)都是必然的结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9 13:16:06编辑过]

作者: 燚娃娃    时间: 2010-7-25 14:37

还有古装剧,攻守城,那些守城士兵大多瘦如猴子,他们却般着大半个人一样大小的石头高举过头顶连续猛仍,可真牛啊,马瑞斯也办不到。(导演没般过石头,哪知石头有多重)

电影而已~别往深了想,想太多会把你自己都想成神经病~哈哈
作者: 霹雳强    时间: 2010-8-8 01:23
我不关心什么 特技效果   我只希望知道事情的真相
作者: 老生常谈    时间: 2010-10-1 23:07
阿猫莫生气,拍片的老板们为了多赚钱,不是为了让大家尊重历史
作者: b_cross    时间: 2010-10-7 01:42
tmd,几十年没打过仗,当兵的会不会打都不懂,导演肯定是不懂的了...
作者: 天狼刀    时间: 2010-10-22 18:31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点上倒不必太挑剔。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最近有些抗日题材的片子竟然有把小日本刻画得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我是个从骨子里痛恨小日本的人,我也知道只要是人就都有人性化的一面。但是这些方面不应该在我们中国人的镜头里表现出来。别忘了,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是被这群畜牲深深的伤害过的人
作者: 一飞    时间: 2010-10-22 18:34
以下是引用天狼刀在2010-10-22 18:31:00的发言: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点上倒不必太挑剔。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最近有些抗日题材的片子竟然有把小日本刻画得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我是个从骨子里痛恨小日本的人,我也知道只要是人就都有人性化的一面。但是这些方面不应该在我们中国人的镜头里表现出来。别忘了,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是被这群畜牲深深的伤害过的人

说得好
作者: 浮生幻若梦    时间: 2010-10-31 12:45
同感啊,现在国产的战争片没几个能看的
作者: 霹雳强    时间: 2010-10-31 13:07
有政治气氛渲染的电影都是垃圾             
作者: b_cross    时间: 2010-11-6 01:07
算了吧,看这题材看得,害得我总以为边打鬼子边谈恋爱,那是多么浪漫的事情
作者: 苏格兰D风笛    时间: 2010-11-6 01:11
眼花了。真的花了!
作者: 山东小棍友    时间: 2010-11-22 19:34

楼主你洗洗回家上床睡吧!
作者: magatron    时间: 2010-11-22 23:03
我也发现目前的战争片中八路军的装备越来越夸张了 都快赶上特种兵了 还有狙击步枪
作者: 盐城小爷    时间: 2010-11-23 19:35

楼主写了这么长 真辛苦 慢慢看
作者: ◆一顆心丶賠絆    时间: 2013-9-19 16:20
现在看那些战争片有种想吐的感觉
作者: 梦寻格雷西    时间: 2013-9-19 17:11
影視劇屬於藝術作品。話說藝術源於生活而且高於生活。而天朝的影視劇源於意淫和拙劣的模仿
唉,縱有有千言萬語也只能化作一聲嘆息,願天朝人民自重,雷劇觀眾自重
作者: 一直在努力    时间: 2013-9-23 22:34
这电视媒体都曝光了,不尊重事实,广电总局都SB
作者: 诸葛倍儿亮    时间: 2013-9-29 09:01
小山猫 发表于 2010-7-16 15:27
当权者猥亵和自渎历史已经60多年了,文化沙漠之下,我都懒得评述了。
我还没有看到一部大陆出产的可以媲美 ...

这种主旋律的影片在国内暂时拍不了。
作者: 诸葛倍儿亮    时间: 2013-9-29 09:03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在于丑化敌人。 把日本鬼子演的都和弱智一样,然后和弱智打了8年赢了也不光彩不是?
作者: gaosencctv    时间: 2013-11-2 10:45
认真你就错了

作者: 阿答    时间: 2013-11-2 10:57
还是比较喜欢冷兵器。。。
作者: 泡泡熊    时间: 2013-11-2 11:51
现在电视剧 要么谍战 要么伦理剧   
作者: ghostpeg    时间: 2013-11-10 13:03
中国的抗日神片 已经进入 尼姑 和尚 道士 抗日阶段了~~~~ 也不知道广电总局怎么过的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