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讨论]关于折刀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殷切期盼 时间: 2010-10-22 20:51
标题: [讨论]关于折刀的
想问一下大家 我有一把折刀上写着GTC买时是因为样子还可以但应该是仿品 后来想测试一下硬度就与硬物撞击
结果刃就崩口了 可反过来用刀背撞击就什么事都没有 请问这是钢材呀 还是什么的原因?
作者: Sword 时间: 2010-10-22 20:56
刃部硬度高,硬度高就比较脆,而且很薄,当然容易崩口
作者: 阿东0460 时间: 2010-10-22 21:03
即使是最好的刀 这样测试一样崩口 原因二楼的和尚已经说了
作者: YQ8828 时间: 2010-10-22 21:05
白瞎刀了吧。。。。。。。
作者: 殷切期盼 时间: 2010-10-22 21:06
那什么样刀不容易崩口 除了硬度还应该注意什么
作者: 小山猫 时间: 2010-10-22 21:11
和尚的签名很YD!~
作者: 削梨费刀 时间: 2010-10-22 21:27
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总用钢形容宁折不弯的品质,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星星卡 时间: 2010-10-22 21:28
刀刃最好不要碰硬东西
作者: 武圣 时间: 2010-10-22 21:29
二楼和尚说的不错!!一把好刀刃和刀背硬度是不同的,刀刃硬度大,刀背韧度大,还有砍硬物是有技巧的,这个没法说,你听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吗,大致就是如此,砍东西不用死力,手臂上用活力,手碗要松,很难解释,自己研究一下把,反正刀也坏了,就练练呗,会用刀了,拿好刀真的可以削铁如泥的!!
作者: 梯田里的麦芽糖 时间: 2010-10-22 21:40
开刃角度都很小 这种情况下去死磕 肯定崩口 见过有人用F1翘核桃 崩口 ~
作者: Sword 时间: 2010-10-22 21:43
以下是引用小山猫在2010-10-22 21:11:00的发言:和尚的签名很YD!~
你太邪恶了,像我这么纯洁的人就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作者: 御风 时间: 2010-10-22 21:57
用剁骨头的刀试试
作者: 恶鬼门徒 时间: 2010-10-22 22:04
又见经典帖子......
作者: 阿东0460 时间: 2010-10-22 22:07
以下是引用殷切期盼在2010-10-22 21:06:00的发言:
那什么样刀不容易崩口 除了硬度还应该注意什么
那种开刃角度大的斩骨刀一般不容易崩口
作者: 飞水断 时间: 2010-10-22 22:11
估计是刃口薄的缘故。这种便宜仿品小刀不可能做局部热处理的,刃口和刀背硬度应该一样的
作者: 武风 时间: 2010-10-22 23:30
以下是引用梯田里的麦芽糖在2010-10-22 21:40:00的发言:
开刃角度都很小 这种情况下去死磕 肯定崩口 见过有人用F1翘核桃 崩口 ~
我觉得主要还是这个原因
作者: 人猫 时间: 2010-10-22 23:30
gtc好像是个巴西品牌吧,很少见国内
作者: 大名鼎鼎 时间: 2010-10-23 00:04
东西的韧性不行,太脆了。
作者: alucard530 时间: 2010-10-23 01:03
我想知道lz用刀刃撞击什么硬物了?
作者: 龙少 时间: 2010-10-23 01:24
物理学来说,刃口的面积小,压强就大```就算不是夹钢刀```因为压强的不同``那肯定受压强大的会崩口哦`
作者: prince4 时间: 2010-10-23 03:46
嘿嘿,不了解~~~~
作者: 河北老虎 时间: 2010-10-23 09:39
以下是引用老衲用飘柔在2010-10-22 20:56:00的发言:
刃部硬度高,硬度高就比较脆,而且很薄,当然容易崩口
老和尚说的对!
作者: 希区柯克 时间: 2010-10-23 10:46
以下是引用小山猫在2010-10-22 21:11:00的发言:
和尚的签名很YD!
哇,经提示仔细一看.....
作者: 殷切期盼 时间: 2010-10-31 00:05
19楼 就是厨房磨菜刀的棍因为离得近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