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标题: 重量与速度的新境界 2011版 AM01碳素纤维 伸缩甩棍16寸 and 21寸 [打印本页]

作者: 梯田里的麦芽糖    时间: 2011-7-19 22:51
标题: 重量与速度的新境界 2011版 AM01碳素纤维 伸缩甩棍16寸 and 21寸

在介绍AM01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碳素纤维。
碳素纤维增强塑料是20世纪中期发展的一种新工程材料,是一种更强、更轻、更有韧性的超级突变物质。主要用来制造航空、火箭和航天飞行器零件。近些年大量应用在体育用具上,比如大家熟悉的"YONEX"高级羽毛球拍。
碳素纤维的学名叫“聚丙烯晴基碳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的人造化学碳纤维与相关的基体树脂(如环氧树脂)经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复杂,至今仍受到专利保护。其多项物理力学性能可以与金属媲美。
碳素纤维有显著的向异性,耐高温、磨擦、导电、导热并耐腐蚀,碳素的变形回弹能力,能量吸收与释放的效率,抗拉能力均远超过钢丝数倍,沿纤维轴方向会表现出惊人的高强度。但也有它的缺点。这种高强度的材料如果一旦承受的力度极限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它不会象其他材料那样能够弯曲,变形,而是会粉碎。
全世界采用单向异碳素纤维管来制造伸缩甩棍的,独此一份!
该怎么来形容此番AM到手后的感觉呢,这就像你忽然发现原本认识多年却又从未留意过的邻家小妹,如今竟然已出落成一位婀娜的美人,让你忍不住从心里惊叹…!
来看看AM01的体重和身材:
规    格: 16吋、21吋、
重    量: 16吋的为140克,比个别手机都轻;21吋为175克(21吋塑料手柄的略重些)
锁    定: 棍头滚珠锁定(松紧度可调)棍头为钢制。
后    盖: 铝制
管壁厚度: 2mm
棍管质材: 3节管子均由碳素纤维造
好轻盈的身材,这么轻的棍子是否真有实用的价值?一个习惯的下甩,啪的一声AM01顺利的展开,三节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纹丝不动。拆开来看,AM的每节闭锁面有近三厘米长,在锁定方面无懈可击,比许多的钢制甩棍都要紧密,等收棍时你就能绝对感受到了。
棍子要用来打的,如此轻盈的棍身,意味着超级的速度与速率。而碳素纤维本身具有的超级能量传导效应,可以接近完美的把能量转移释放给目标体。能效转换比高达95%以上,超出其他任何材质的棍棍。

 

 

 

 

 

 

 

 

 

 


作者: jacky    时间: 2011-7-19 23:03

沙了个发,哈哈
作者: 明朗    时间: 2011-7-19 23:05

糖总风格的美图
顶起!
如果能有棍子旁边附尺子的图就更直观了
毕竟部分新人对非金属甩棍的手柄和整体尺寸还是不大了解
作者: 完颜康    时间: 2011-7-19 23:13
是不是打击比铁棍还厉害呢
作者: 曳紫湮    时间: 2011-7-19 23:28
以下是引用梯田里的麦芽糖在2011-7-19 22:51:00的发言:
一个习惯的下甩,啪的一声AM01顺利的展开,

一个习惯地下甩 .......

看这样子糖总还是很暴力的........
惹不起啊..
作者: liulangyun    时间: 2011-7-19 23:35
碳素确实漂亮。不过只能以人体作暴力测试。不要玩砖头。
作者: Me_觀月    时间: 2011-7-19 23:38
看到碳素甩棍让我想起了鱼竿....
作者: 老猎人    时间: 2011-7-19 23:43

最近出了很多稀罕物啊,需要的同志们赶紧抢
作者: 陈飞    时间: 2011-7-19 23:50
以下是引用曳紫湮在2011-7-19 23:28:00的发言:
一个习惯的下甩,啪的一声AM01顺利的展开,

一个习惯地下甩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看这样子糖总还是很暴力的........
惹不起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王者风范
作者: 恶鬼门徒    时间: 2011-7-19 23:58
图漂亮,介绍详细准确,帮顶
作者: 匚凵冂囗    时间: 2011-7-20 00:08
以下是引用Me_觀月在2011-7-19 23:38:00的发言:
看到碳素甩棍让我想起了鱼竿....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说到鱼竿我就想起我那买了没用过放仓库沾满灰尘的手杆
作者: 五月初五    时间: 2011-7-20 06:27
真是好东西
作者: 大烙馍    时间: 2011-7-20 06:58
这个确实不错,系根线头加个鱼钩就是鱼竿,不怕警察查。“这是什么?!”“鱼竿呀”“为什么这么短?!”“迷你的呗”
作者: 超级小猫    时间: 2011-7-20 07:07
Am01复产了?不错呀
作者: 羽毛麟    时间: 2011-7-20 07:12
价?
作者: 盐城小爷    时间: 2011-7-20 07:29
不错,有点心动,考虑入手
作者: hwtwan    时间: 2011-7-20 08:55

怎么办??????????

为什么糖总的图都让人眼馋???????????

为什么刚发了奖金,糖总就有新货了???????????

再次纠结了。。。
作者: 希区柯克    时间: 2011-7-20 09:19
伤人于无形的利器!
作者: 往事冰封    时间: 2011-7-20 09:40
为什么代理的相片拍出来都是这么诱人呢?何况相上还是好棍棍!支持了!
作者: 真红    时间: 2011-7-20 10:42

看上去不错,价格应该不会便宜吧.
作者: wingchan    时间: 2011-7-20 11:22

讓俺想起了魚竿~
作者: 七步断长鸿    时间: 2011-7-20 11:27
看起来挺好玩的
作者: 诸葛倍儿亮    时间: 2011-7-20 13:29
美女美图,支持糖总
作者: xpsfjie    时间: 2011-7-20 13:32
这个带出去比较河蟹,像鱼竿
作者: 马啃菠萝    时间: 2011-7-20 13:55
还是喜欢钢棍
作者: hwtwan    时间: 2011-7-20 14:29
还在考虑哎。。。价格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作者: 6sgw20    时间: 2011-7-20 15:27
价格是否就是零售价了?还有优惠吗 ?期待实战测试。
作者: xgdy    时间: 2011-7-20 16:12
碳纤维棍看着很靓丽啊
作者: 九头猎鹰    时间: 2011-7-20 16:18

样子挺绅士的
作者: 白色海浪    时间: 2011-7-20 16:49
棍子挺好,但照片怎么拍也拍不出GAS的靓丽
作者: 叛逆    时间: 2011-7-20 17:47
这种棍子 是不是只能防身 不可以暴测?
作者: 峨眉峰    时间: 2011-7-20 22:44
咋看都像鱼竿。。。  
作者: guozihai    时间: 2011-7-21 08:00
帮顶
作者: 蜘蛛sxhsxhsxh    时间: 2011-7-25 16:49
支持麦芽糖!
作者: a274849700    时间: 2011-7-25 20:27
与我的审美风格相悖
作者: 真红    时间: 2011-7-26 04:17
好东西,有价格吗
作者: 梯田里的麦芽糖    时间: 2011-7-28 22:41
需要请联系 
作者: 梯田里的麦芽糖    时间: 2011-8-1 19:35
以下是引用叛逆在2011-7-20 17:47:00的发言:
这种棍子 是不是只能防身 不可以暴测?

是的 100多克     
作者: cwscws    时间: 2011-8-1 23:39

16寸有意,请提供伸缩前后尺寸~
作者: 梯田里的麦芽糖    时间: 2011-8-11 21:53
                      
作者: yybob602    时间: 2011-8-13 09:26
轻便是个好处。
作者: b_cross    时间: 2011-8-13 09:29
太轻了,甩起来会不会和钓鱼竿似的?


作者: 肖祝开    时间: 2011-8-13 09:37

造型不好看啊
作者: 茶餐厅阿水    时间: 2011-10-2 02:17
我个人还是适合入的
作者: 真红    时间: 2011-10-2 15:39
这个棍子有18寸的就好了
作者: 红军刀客111    时间: 2011-10-2 16:01

这个是什么
             鱼杆
                  我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作者: saybyby    时间: 2011-10-3 00:21

16,21的分别问价

作者: saybyby    时间: 2011-10-4 18:25

今天入了一条am01  还有一个铝合金酷gun   糖糖你懂的~~~~
作者: 老甩甩    时间: 2011-10-6 22:51
以下是引用hwtwan在2011-7-20 14:29:00的发言:
还在考虑哎。。。价格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原来记得挺便宜的 一百出头吧 涨价了?
作者: 随便看一看    时间: 2011-10-10 18:15

看着和鱼竿似的
作者: 霸气外露    时间: 2011-10-14 01:43
我想起了一种叫文明棍儿的东西




欢迎光临 【甩棍杂谈——全国最热门的甩棍论坛】 (http://www.mayi.s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