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斜中寓正”酒后语,身体前俯乃醉拳——“立身中正”纵横谈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3691

帖子

0

精华

绿灯侠

Rank: 5Rank: 5

返现券
0
金币
26
金钱
86
注册时间
2007-6-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前北京市武协委员,现意大利中华功夫联盟主席 赵民华/意大利

笔者偏居一隅近二十年,与人无争,一心传吴式太极拳,也常念昔日京师吴式旧友。笔者撰文《武魂》,呐喊吴式拳架改斜归正,非为挑起事端而失睦故友,实为光大吴式太极拳也,舍此焉有其它?
舍却功名与利禄,一心静思太极拳:本是舍斜从正,却误舍正求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
完善发展太极拳须循经遵谱和一脉相承
拳种的生发过程都是循经遵谱,一脉相承地阐发完善。如:形意拳秉“五行学说”,从五行拳发展到十二形拳(或十大形),乃至更多技术内容。八卦掌宗“八卦学说”,从“老三掌”衍生出庞大技术体系。其它拳种大都如此。
太极拳也如此,源“太极学说”,尊王宗岳《太极拳论》和《十三势歌》为首经,历代拳家循经阐发,太极拳法得以完善,从最初“十三势”拓展到今天的诸多流派。
太极拳法“立身中正”历代相承。
“立身中正”解
“立”字本义指静止,停止。“身”指“顶至尾闾”的身躯。“立身中正”指身躯静止或停止在中正状态。初学者理解“立身中正”须注意两点:
(1)这里的“身”不包括四肢在内。走架“立身中正”时,并不限四肢活动。懂这一点,就不会有“立身,是指走架打手或行工之前要调整好姿势”或“走架打手行工的过程的某一种行动之前要注意的姿势”的谬误。
(2)走架既要“立身中正”,又要“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避免身躯如铁板一块似的呆板僵滞。这种轻灵绝不是指走架时,允许身躯前俯“斜中寓正”。前贤名师已说得清楚:王宗岳《十三势歌》:“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李亦畲《五字诀》说:“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杨禹廷《太极拳动作解说》说:“以安舒中正符合自然才对”。
吴公仪《初学太极拳须知》说:“不过正直之中,宜含虚灵(即不用力之意,方为合法,十三势歌云:满身轻利顶头悬)”。
吴公藻《太极拳讲义》总论说:“太极拳……其姿势也中正安舒。其动作也轻灵圆活”。
吴公藻和马岳梁《真传吴式太极拳讲义》说:“太极拳……每一姿势无不中正安适,每一动作无不轻灵圆活”。  
初学者懂了“立身中正”和“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后,就不会有此疑问:“杨澄甫……既讲了‘身躯宜中正而不倚’,又指出‘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这难道不就是告诉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或在开合变化时,身躯是不宜中正的吗?”
从另一角度看:既然杨师阐述“身躯中正”拳理,定型“立身中正”拳架,怎么可能又出尔反尔地去宣扬太极拳架“身躯是不宜中正”而要求身躯前俯呢?
总之,凡失去中正或板滞都违背太极拳走架要领,“斜中寓正”无理,身躯前俯无法。
从太极拳发展史看“立身中正”
   
从哲理上说,“立身中正”源于“太极学说”的阴阳平衡,中庸之道。王宗岳椐此立“无过不及……虚灵顶劲……不偏不倚……立如平准”和“尾闾中正”为太极拳要领,强调“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后世拳家都继此发挥:
    武禹襄继作《太极拳解》提:“立身须中正不偏”,和另作《十三势行功要解》提:“立身中正安舒”。
李亦畬作《虚实图解》以“直竖”表达“立身中正”。附图:      

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提:“上下一条钱”。
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字字解》云:“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著落耳”。   
杨氏传抄老谱《太极人盘八字歌》道:“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
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圈》讲:“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注:走架难做好立身中正。后退时做到较容易,前进时做到不前俯较难)。
杨澄甫《王宗岳遗论解明》说:“立如平准,即立身中立不偏,方能支撑八面”。
李雅轩《太极拳精论》说:“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
杨禹廷《太极拳动作解说》说:“要求立身中正……不能倾斜”。
吴公藻,马岳梁《真传吴式太极拳讲义》说:“运用变化中,无论在动在静,必须保持中定,否则即有过或不及。”
马海龙《太极拳原理之我见》说:“在修练中必须严格地使自己达到以下的要求:一、 中正……务使每个姿势务必达到端正,不能有偏斜的倾向”。
宗上所述,“立身中正”是历代经谱著述和各流派反复阐发的太极拳法和实践要领。无论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还是杨澄甫,李雅轩,杨禹廷,吴公仪,吴公藻,马岳梁,马海龙等师,尽管使用“不偏不倚”,“立如平准”,“尾闾正中”,“立身中正”,“直竖”和“上下一条钱”等不同措辞,但都要求太极拳架“立身中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9 16:11 , Processed in 0.311090 second(s), 26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