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更因“海上仙山”的美誉而名闻天下。
在海浪的邀约声中,记者日前去胶东领略“海上仙山缥缈间”的美妙意境。
蓬莱阁观海,方知何为“一碧万顷” 。
游历过一些地方,我深深感到,那些有历史有文化有典故的景点,比纯粹的自然风景更令人回味。
蓬莱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蓬莱本名登州,汉武帝因寻觅三座传说中的仙山不成,便将此地命名蓬莱,以解心头挂念。自唐至清的1000多年间,蓬莱一直是州府所在地,是胶东文明的摇篮。
蓬莱,因着“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穿上了不朽的“神仙文化”的金缕衣。
蓬莱阁是蓬莱最明亮的“眼睛”。
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相比,华夏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独与大海为伴,兼山海之胜。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蓬莱阁,北宋时移至丹崖山。巍巍蓬莱阁,矗立在祥云缭绕的丹崖山上,经历了千年岁月,阅尽了世事沧桑。现存6组建筑大致可分为: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以蓬莱阁为领挈的阁祠宫殿,与山水园林交相辉映,亭台楼榭各抱地势,山丹海碧,林木耸翠。
站在丹崖顶的阁祠中,看着“八仙”神态各异的表情,脑中浮想着民间流传的“八仙”扬善惩恶、护佑百姓的种种故事,蓬莱阁仿佛不仅仅是一座孤立的楼宇,而升华成一处承载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寄托与遐思的所在了。
登蓬莱阁以观沧海,方知道什么叫“一碧万顷”。正如散文家杨朔所言:“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肺洗得干干净净。”每当春秋季节,海面天光折射,就会出现著名的海市蜃楼。那时分,亭台袅袅如浮云过海,依稀还可分辨街道上的车水马龙。
说到蓬莱,有两位历史人物不可不提。一代文豪苏轼,官居登州太守,虽只有匆匆五日之缘,但他对蓬莱却十分牵念。那首脍炙人口的《海市》诗中,两句“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阕藏珠宫”更是千古绝唱。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更是蓬莱人民的骄傲。“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戎马一生,间关百战,以其伟绩昭著史册。
漫步今天的蓬莱,除了富含文化的游历之处,还有一些新建的大手笔休闲之地值得一游,蓬莱海洋极地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极地世界的动物馆让人如同游走海底。北极熊、企鹅、千年海龟、巨型海象,还有一向出现在影片中噬血成性的鲨鱼,在这里也居然变得可爱了。最好看的是白鲸的表演。这头来自俄罗斯的大白鲸皮肤光滑丰润,嘴角始终保持优美动人的微笑,一出场就赢得不少游客的掌声。在世界上最大的圆柱形鱼缸里,难以计数的各式鱼类姿态优美地旋转悠游,见人们走过,好奇的小鱼儿们会纷纷聚拢过来,看个究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这里与动物亲密接触,开怀一乐。
长岛山顶放眼,看“玉滩飞雪”景象
站在蓬莱阁上望去,海对面一处隐约的狭长地带就是长岛了。听说那儿的沙滩和“渔家乐”非常有特色,记者马上到码头乘船,向长岛进发。
1个多小时后,记者已驱车在长岛的山林之间。看随微风摇摆的树林、银光粼粼的碧海,还有路旁的风车,心里漾着说不出的安谧。
在朋友的带领下,记者登上了山顶,看见那儿竖着一块黄海和渤海交界的纪念石碑。站在山顶,海的辽阔一直把我的视线拉得好远:黄海与渤海的交汇线上,一波碧水平分为二,海中激起一脉雪浪直奔远方,东是黄海,西为渤海,泾渭分明。据说是因为两海于此的流向不同而造成这一现象———这就是著名的“玉滩飞雪”长山尾。
长岛的“月牙弯”海滩上盛产一种鹅卵石,经过岁月与海水的打磨,色泽纹路都异常美丽。踩着美丽的鹅卵石看海,别有一番风情。正赶上海鲜丰盛的日子,由于岛上养殖业发达,各种贝类、鱼类和其他海产都十分新鲜。这里传统的烹调方法,是将生鲜的海产直接在清水中煮熟,以保持原汁原味。我们在岛上的一家渔民家吃了顿令人难忘的“渔家乐”:牡蛎、海胆、八爪鱼;大葱、黄瓜、海菜。不管荤的素的,样样鲜嫩得滴得出水来。豪爽的山东大嫂,还在早市上买来鲅鱼,和着韭菜包了一大桌子香气扑鼻的鲅鱼饺子,她笑着对我们说:吃吧,管够!
在长岛旅游,如果有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随着渔船出海,喂喂飞来身边的海鸥,捞捞横行的螃蟹,在北方磅礴的大海上,体验一番不同的快乐。
同行中有朋友感叹:吹吹海风、吃吃海鲜、深夜体验“海上升明月”的意境,生活节奏舒缓的胶东半岛,真是个“养人”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