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机械行业,闲暇时也用板锉、轴承外套做过几把刀具,现将手工打磨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1,器材:没有定角度磨刀器时,条形油石是徒手打磨的必需工具,一般使用的280号和600号油石,油石敲成5厘米左右长度的短条,两端尽量敲平整,不要留有大的尖角,手指握持的时候才能踏实稳固,油石是消耗品,在打磨中工作面会逐渐变凹陷,这时就必须及时更换油石;一个软硬适度的衬垫物也是必需的,用两根5厘米左右长的钢筋焊成t字形,外面包裹胶布,水平置于桌上,工件放置在其拐角处,相当稳定,角度也容易控制;助磨剂用普通机油就行,用棉花签随时往加工面上涂。
2,手法:手法是打磨的关键,左手稳固握住工件,在衬垫上放稳,左小臂在桌面上放踏实,足够明亮的灯光从身体左边照到工件,需要加工的小刃口面尽量保持水平向上,右手持油石水平拉动,就能搞出精度较高的打磨面来,右手的动作最为重要,以右手拇指和无名指将油石两端确实捏稳,中指小指自然贴靠无名指,为什么要用无名指呢?拇指和无名指的配合是最适合进行高精度手工作业的,比如在摩托车油门控制,开保险柜,握棒球棍等等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中,无名指都是最重要的参与部分,另外,打磨主要是靠小臂的水平摆动,拇指和无名指自然配合时,油石的位置正好在小臂的延长线上,水平打磨时能把油石的上下位移控制在最小,在工件上就能尽量实现最终的平面,而不是圆弧面,还有两个手法上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食指应该悬空,不要放在油石上,实践证明,那样会增加油石的上下摆动,另一点就是右手绝对不能戴手套操作!!打磨中右手必须随时保持敏感,而手套会阻碍感觉,相反的,左手在操作时却应该戴上手套,工件必须保持绝对的稳固,手套能吸收缓冲手的轻微抖动,减少误差。
3,打磨:打磨前,先在刀身上粘贴一层透明胶,仅留出刃口部分,以免刀身被误动作擦伤,工作面上和油石上涂适量的油,此时工件与操作者身体平行,横在面前,同时加工面与桌面呈平行状态,油石也和桌面平行,油石与工件的垂线保持约一定角度不变,以适度压力接触后,腕部保持不动,小臂摆动,带动油石在工作面上滑动,油石的滑动路线是与工件的平行线成约30度角,在粗磨时,顺刃口方向和逆刃口方向用力可以差不多,但在精磨时,就只能在顺刃口方向时用力,逆刃口方向时只能滑过而已,刚开始打磨时,油没有变颜色,油石的接触角度不是看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只能靠经验下手,不要太用力,稍后,接触面上的出现黑色的油污后,接触面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此时就可以保持一个固定的力度和行程了,这个过程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有时能长达数小时,相当考验人的耐心,在此过程中,双手的相对关系必须绝对保持稳定,稍有变动,就会造成工作面变成圆形,一切都得重来了,如果是未经手工打磨的新刀,油石上去后就能直接研磨到整个工作面,角度比较好控制一点,如果是打磨过的旧刀,其刃口往往是圆弧面,或是修改新刀的刀锋,油石上去只能先接触到很窄的一溜,连续打磨一阵后,此线就会逐渐变宽,直到接触面覆盖整个刃口面,打磨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油量,不能少也不能多,油少了影响打磨效果,多了会让人看不清接触面,涂油的工作尽量请助手进行,自己亲自动手的话容易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接触面,修复旧刀或是打磨很钝的刀,可以用低号油石开始,打磨到差不多时再换高标号油石,新刀则可以直接上高标号油石,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必须保持油石在工件上的水平位移量,足够的水平行程可以自动补偿打磨中的误差,使刃线很直,水平拉动行程过短的话,最终出来的刃线是弯曲的,不直,在修复某一点缺损的刀具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还有,在打磨初期,油石的行程和角度要求并不是很严,但到打磨后期时,这两个指标就必须得严格控制了,否则,出来的磨痕不一致,刀虽然锋利了,在反光下却难看。
4,要求;最终打磨完毕的刀,锋利当然是必须的,其次,加工面应该比较平,接近平面,基本看不出来圆弧,磨痕一致,整个加工面从头到尾的磨痕角度和深浅一致,在反光下看,磨痕反光与刃线是平行的,而不是斜穿整个加工面,需要的话,可以适度抛光,但抛光会影响锋利程度,操作时慎重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