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学,博大精深;中国拳术,亦是门类众多,渊源流长。这篇小文所要介绍的,是我们在功夫电影中最常见的技击术。
在逐一介绍各类拳术之前,有必要简略提一下中国武术的南北派之分。在功夫电影中,我们经常见识到"南北少林",或者"南拳北腿"这些称谓;其实,南北武术风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受到南北地域和文化条件影响而形成的。
从地域上说,北方多草原平地,地势开阔,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激烈活动。加上北方游牧民族众多,民风也比较强悍豪放。这些都使得北方的武术风格比较威猛雄健、舒展大方,同时也比较朴实简练一些。相对而言,南方多湿地湖泊,人口密度大,个人活动空间较小;而充沛的雨水和丰富的物种,保证了南方人民生活比较优裕,因而民风机巧敏慧。这些都使得南方的武术风格偏重灵活多变一些,整个身体的动态不像北派那么大。所谓"南拳北腿",也就是将南北武术的区别抽象为外部的动作特征了,南方拳法多变,想象力丰富,腿法扎实;北方腿法凌厉,矫若天龙,直接有效。
当然,南北武术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只能是非常笼统的,原因不仅在于两派武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更在于南北武术理念的根源,都是中华文明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无论是"南拳",还是"北腿",追求的都是法自然之道,行圆空之法,以突破自身,达到与宇宙形神合一的境界。
从中国功夫电影的表现范围来看,南北派武术基本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我们最熟悉的香港功夫片中--特别是古装戏--从表现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以南派武术为主的(例如许多以洪拳和咏春拳历代宗师为主角的电影)。这与香港置身南方、和南方民风习俗密不可分的地理文化特征有关。但是武指界的袁家班、元家班(泛指洪金宝、成龙、元奎等从"七小福"中出来的人物)和程家班多是北派功底,只有刘家良师父的刘家班是纯粹的南派功底,所以从功架基础来说,其实是北派打基础的影片居多。当然,具体每一部电影表现什么功夫、如何表现功夫,那就是各有不同的。下面仅就几种最常见的拳术及其相关电影作一个简单介绍。
【少林拳】
天下武功出少林。谈论武术,不能不谈少林。相传少林武功是由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虽然历史学家很难考证达摩祖师究竟武功如何出神入化,但少林寺僧人历史上长期习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僧侣习武,多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佛学原理,在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也积累领悟佛学智慧。
少林寺武功本不传外人,但随着中国佛教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佛门清净地"与"滚滚红尘"之间的交流渠道也越来越宽松,少林寺在历史上也多次卷入政治社会风波。因此,随着这种交流以及推广被广为传颂。
所谓"少林拳",并不是单一一种拳术,而是"少林功夫"的总称。在这一名号之下,其门类之丰富,流派之繁多,实在是难以计数。加上又存在"南少林"与"北少林"之分,想分析清楚"少林拳"究竟为何物,实在是件不可能的任务。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国术类别的功架里,都能找到少林功夫的影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有鉴于此,功夫电影中少林拳的正宗性似乎也很难考证。不过,相对来说,本篇还是以为香港导演张鑫炎赴大陆拍的一系列少林片,是比较纯粹地表现少林拳精要的功夫电影。《少林寺》中众僧演武的场景,看得人目眩神驰,恐怕正是体现少林拳博大精深之处吧。既然少林分南北,南少林的武功也在功夫电影中频繁出现,其中尤以香港著名动作指导兼导演刘家良师傅的一系列影片为代表,如《少林三十六房》系列,就将南少林内练功的详细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电影中描绘未必完全属实,但以刘师父洪拳嫡系传人的身份,以及洪拳与南少林的极大渊源来看,"刘家班"操作的南少林功夫更具有权威性。
【太极拳】
武侠小说中,素有少林武当为泰山北斗的说法,而武当派的招牌功夫,就是"太极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关于张三丰本人的传奇经历,也是众说纷纭,一说他曾为少林弟子,后出寺自创门派。
这些古代的传奇都已很难考证了,目前在全世界被广泛习练的"太极拳",都是现代分支。有史可察的太极拳,最早演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姓家族成员中。相传陈氏先人陈王廷,在明亡后无心功名,在家潜心造拳,结合家传拳艺和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配以阴阳开合之理和《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之法,创出了一套内外双修的拳术。太极拳在内讲究意气流动循环,在外讲究肢体动作的圆融连绵,是极讲究形神高度的一门功夫。太极拳目前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派别,在具体动作特征上有所区别。
因为太极拳强调内外双修,外在动作柔密圆转,没有特别刚猛的动作,加上套路发展完备成熟,因此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修生养性的首选拳术。功夫电影中对太极拳的表现也很多,这其中以袁和平导演的《太极张三丰》成就最大。这并非其中的太极拳演练最正宗,而在于袁和平以最有神采的方式,表现了太极拳的精髓。片中由李连杰扮演的张三丰,在领悟并开创"太极拳"的那一段场景,都将太极拳的基本拳理,讲得非常通俗易懂。在招式设计方面,虽然该片有很多高来高去的极端夸张的镜头,张三丰初演太极拳那段也被渲染得很有神奇效果,但李连杰那舒展绵密、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还是深得太极拳"以柔克刚"的个中三昧。
【形意拳】
和少林拳一样,形意拳也非单一拳种,乃多种拳法的合称。传说中形意拳的创始人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这自然是有待考证的。形意拳总的说来,在内是本着阴阳造化、五行生克的原理,在外是模仿各种凶禽猛兽的扑击特征,以达到强身健体和克敌制胜的目标。
应当说,形意拳从原理上来说,也是内外双修的功夫。但是,无论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还是在功夫电影的表现时,都更注重它的"形"。经典的形意拳共有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十二形拳,每一形都有一套规定动作,同时,十二形又可以连环使用,借用不同动物的习性,能做到攻守兼备,同时也能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和太极拳一样,形意拳或其中的单一拳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修习的最常见拳术。
然而,在功夫电影中,由于形意拳外在动作主要以各类凶禽猛兽为参考,它几乎成为坏蛋或败类的招牌拳法,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少林寺》中"秃鹰"的鹰爪功,就是十二形中"鹰形拳"的强化版。香港功夫电影中,还有很多零零碎碎出现的形意拳。但若轮到形意拳表现的完整性,还是几部国产电影贡献较大。例如《天国恩仇》和《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中,都有大段的虎、蛇、鹰、熊等形拳演示,在当时的国产功夫片中,还形成为一种很流行的现象。
【八卦拳】
八卦拳的祖师是明末清初的董海川,他从游仙道人何道源处学得八卦真传,攻成下山后乃创立八卦门。八卦拳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四象八卦为原理,具有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意思。外在的动作形态上,创立了"游走"的攻击与防御方式,通过一定的步法,使得攻守圆转自如,力道层出不穷。因为"八卦拳"的步法灵活多变,矫若天龙,加上以掌法为主,所以历史上又有"八卦游龙掌"之说。
"八卦拳"在不少功夫电影中都有提及,但是,集中表现它的神妙的,有一部国产电影《武林志》,不少七十年代出生的功夫片爱好者,应当对此片有很深的印象。从该片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虽然八卦拳和太极拳一样使用柔劲,但它也很强调刚劲的,确切的说,是以柔劲之意发出刚劲之实。因此,八卦拳中也有"寸劲"的拳法,即在极短的距离内,激发出很强劲的力道,《武林志》中伸掌李在岸边一掌打死牛二,用的就是"寸劲"。
【通臂拳】 通臂拳也是中国古拳法之一了,是一种典型的长击类拳术,攻击时力通于臂,圆抡摔拍,直出穿点;同时又强调力由背而通,因此有时也被称为"通背拳"。
通臂拳最初的创始已经不可考了,近现代流传的,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和"劈挂通臂"三种。虽然具体招式有区别,她们在基本原理上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放松肩关节,使两条臂膀活如灵鞭,硬如钢铁。招式上多采用摔、拍、穿、劈、钻五种基本拳法,身法则崇尚快捷,其中手抹搓、脚震踏、发出噼啪、踢跶声音的特征,都是其他拳法所没有的。可以说,通臂拳是北方拳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大开大合,走刚猛简洁的路线。
功夫电影中对通臂拳的描述实在算不上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应当是香港电影《功夫皇帝方世玉》中,由赵文卓扮演的角色使的就是通臂拳。但见双臂动处,快捷无比,而且无坚不摧,力大招沉,攻击范围很大,很好地突出了通臂拳的特点。
【螳螂拳】
从名字来看,螳螂拳应当也属于形意拳的一种,因为该拳法也是取动物之形体动作改造而成。但是,与虎、熊、蛇、鹰等凶禽猛兽相比,螳螂的动作独树一格,因而螳螂拳在发展中,逐渐脱离经典的形意拳,而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流派。
相传螳螂拳是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观螳螂与蝉搏斗,因而有感所创。螳螂拳敏捷有力,长短并用,富于攻击性。而且手足齐动,窜跳迅猛,在外门功夫中算是比较另类的,正因为如此,螳螂拳攻击起来才让对方防不胜防。
螳螂拳具有很形象而特殊的动作特征,它的手形以及门户身形都是模仿螳螂的姿态,并且傍以身形的轻轻摇晃,让对方很难判断攻击方向。因为这种特殊性,螳螂拳在很多功夫电影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最有名的,当然是《少林寺》中由于海扮演的师父的螳螂拳,后来于海还在《南北少林》中继续演练这一拳法。香港功夫片中,也常拿螳螂拳来作为比较猎奇的招术,例如袁和平导演的《南北醉拳》中,北派醉拳的代表人物千醉翁的绝招就是"醉螳螂",是将醉拳的步法与意念和螳螂的攻守身形相结合,效果很好。实际上,这也反映出螳螂拳的适应性,因为它主要是一种外家功架,所以可以和很多不同的内核结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如太极螳螂拳、六合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