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一篇“仲祖文”的署名文章《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大声疾呼“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科学的用人机制,切实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那些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人民日报》2008年01月11日) 何谓“老实人”?“仲祖文”特别强调“不是那些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何谓“身边人”?比如秘书之类的人物都“当之无愧”的领导“身边人”;何谓“斗”?大家可能注意到文章标题用了一个“斗”字,这里所说的“斗”不是斗争、争斗的意思,而是说“老实人”与领导“身边人”相比,在提拨、晋升面前常常处于劣势,吃亏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老实人”为什么常常斗不过领导“身边人”? “身边人”总是围着领导身边“寸步不离”,古人所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情”用在这里不知恰当否?试想,时下有些官员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既配有生活秘书,又配有文字秘书。吃、住、行有生活秘书“包办”,讲话、发言、谋事有文字秘书“捉刀”,而这些人又常常是领导“过五关,斩六将”精选“入宫”的,巧言善辩,办事麻利,无所不能,往往是被视为领导“靠得住”、“有本事”的“心头肉”。用久生情,一旦机会来临,这些人总能抢得先机,弄个一官半职。否则,领导总觉得不好交待,加之有的领导干部“屁股”不大干净,也不敢不用。于是乎,资历浅,可以搞“火线提拨”,还美其名曰优秀年轻干部可“越级提拨”;阅历少,可以搞“下派锻炼”,还引经据典说是“干部交流”。 而“老实人”则不同,这些人往往只是“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辛苦和业绩往往不易广为人知;他们清正自守,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往往‘人脉’不广;他们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干部专注干事不会来事,讲原则不懂圆滑,往往还会得罪人。”这从心理学上讲,这些“老实人”又可以称之为“个性强”或“个性官员”。“个性强”不是罪过,问题在于“个性官员”有主见、有本事,又不大容易迎合有些领导的喜怒哀乐,自然“不讨喜”、“吃不开”,更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与重用,像原宿迁市委书记仇和那样的老实人、有个性的官员得到提拔重用,恐怕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记得高尔基的《在人间》,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尔基被别人用诡计敲掉饭碗,善良的厨师同他告别时对他说道: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是要倒霉的。这里所说的“倒霉”并非“老实人”要受什么“罪”,而是在许多人看来有些晋升的机会原本理所当然属于“老实人”,结果却常常被领导“身边人”轻易“捷足先登”挖走、捧走。可怕的是那些兢兢业业的“老实人”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晋升”的机会,总是被那些领导“身边人”以及跑官、要官、买官的人占据了会怎么想?他们还会愿意继续“老实”下去吗?如果他们失望了、绝望了,消极对待工作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为了“不吃亏”,转而学习模仿“奥步”,进而也变得不老实了、也同流合污了,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地不老实了?这才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觉的一个问题。 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党校第二十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会上要术中青年干部应该始终坚持“四个追求”,作为中组部化身的“仲祖文”更是振背高呼“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但愿中组织保护“老实人”积极性、制约领导滥用“身边人”的各项措施也会陆续出台,并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