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记忆力 直接比较记忆力的实验各种各样。1970年英国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柏德里(Baddeley)发表的一项名为“记忆与一天中时间段”的研究中,他让受试者记住一段短数字再马上复述出来,结果这种对于简单内容的短期记忆,受试者的表现上午优于下午。1972年美国莫瑞州立大学的教授巴莱特(Barrett)发表了一个关于保持记忆的研究,发现在接受信息到再次回想起来的4个小时间隔中,有睡眠的人比没有睡眠的记忆力更好。 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里塔•邓(Rita Dunn)和肯尼斯•邓(Kenneth Dunn)教授做了一个一天当中记忆力的比较。他们根据实验的结果将记忆的最佳时段分成了以下四个大类: 大约30%的人在早晨记忆力最佳。这些人在一清醒时就已经做好了吸收新知识的准备。 大约30%的人在下午记忆力最佳。他们往往在午饭之后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大约30%的人在晚上记忆力最佳。他们就是所谓的“夜猫子”。 大约10%的人没有任何时间偏向性。他们似乎在任何需要进行学习的时候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1993年美国查尔斯顿学院辛西娅•梅(Cynthia May)的研究又表明,老年人在清晨的记忆力达到高峰的较多,而年轻人在下午和晚上达到记忆力的最高峰最常见。 这些研究综合起来可以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年轻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段不一定是早晨,特别是“夜猫子”们的最佳记忆时间段是离开了学校的晚上。也因为如此,不考虑个体差异就强迫年轻人早起背单词记忆公式,到底是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值得商榷。 里塔•邓和肯尼斯•教授一直致力于宣传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他们创造了一个较早的学习模型:邓和邓学习模式模型(The Dunn and Dunn Learning Style Model)。在这个模型中,他们提出了影响学习的5类刺激因子,一共21种可能性元素。它们分别是:
|